【www.minle.cc - 话题作文】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布实施,党的农村工作条例颁布施行,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展望“十四五”,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牵住农村改革。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报告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1篇: 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人才为要。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调研组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组成。通过对XX市、XX县、XX县等县区,进行实地察看、查阅资料、集中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深入了解乡村人才队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人才振兴推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厘清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引、派、育、用、留”做文章,把优秀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集聚,将人才工作向服务乡村振兴聚焦,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敢创业、敢带头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积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截至XX年XX月统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XX人,其中生产型XX人,经营型XX人,技能服务型XX人,技能带动型XX人,社会服务型XX人。
(一)树立导向,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集聚。围绕基层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加强党对人才流动工作的领导,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专技人才、返乡创业人士”三支大军,积极引导各级各类人才到基层农村干事创业。一是政策导向引才。不断完善各类优惠招聘政策,通过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考、特岗教师招聘、“三支一扶”招考等,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近年来,XX制定了《XX市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实施意见》(XX办〔2018〕7号),加大乡村振兴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XX区制定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施意见》(XX办〔2018〕14号),对引进或调入基层工作的农业、医疗、企业等高层次人才给予政策支持;XX区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人才优先发展的奖励办法》(XX文〔2019〕12号),对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在购房补贴、生活补助、个人所得税优惠、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为优秀人才引进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柔性合作引才。XX年10月,市委书记XX亲自带队参加了我省举办的第一届XX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我市有关部门积极与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达成签约意向XX项,通过签约聘请人才合作顾问、特聘专家等形式,柔性引进博士后XX人,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现代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持续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人才智力支持。例如:XX有限公司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XX,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农用无人机的科研、生产、经营、售后和培训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三是乡音乡情引才。搭建“乡音桥”,采取走出去“访”与请进来“谈”等方式,积极向在外乡土人才介绍家乡发展变化和人才引进政策。打好“乡情牌”,年初岁末,利用返乡高峰,通过建立微信群,发送《致在外乡土人才一封信》,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鼓励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敞开“直通车”,党员牵线搭桥,深挖周边资源,吸纳本地在外成功人士、乡贤等,通过合法选举、名誉聘请等形式,进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例如:林州市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回归”和“名誉村长”工程,鼓励在外乡土人才返乡创业投资。XX镇XX村邀请在外成功人士XX回村担任支部书记,XX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XX万元。投资300万元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引进林果发展项目有效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致富。又如,XX镇高家台村,邀请外地创业人士,集中打造民宿、画家村写生基地等项目,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目前XX市已建立乡土人才库XX人,选聘“名誉村长”XX名,创建农业生态园XX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XX万元,创办各类企业XX家,带动就业XX人。
(二)精准选派,为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牵线搭桥。始终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管理、技术、智力“三条通道”。一是选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在岗第一书记XX名(其中市派117名),实现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组织软弱涣散村、深度贫困村全覆盖。同时,市、县两级共选派驻村工作队XX个、工作队员XX人(其中市派XX人),进一步充实帮扶力量,鼓励优秀年轻党政机关人才,扎根服务基层,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派好科技特派员。持续抓好特派员队伍建设,聚焦需求、强化服务,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通过送技术上门、现场咨询、集中培训、网络答疑等方式,选派、引导各级各类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与技术服务。例如:结合科技特派员“十百千”工程,市科学技术局实行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三级联动,针对农村农民生产技术瓶颈,创建示范基地,引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等,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开展技术服务、培训,致力解决农业技术难题,从科学技术层面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派好专家服务团。持续选派教育、农业、卫生等各类专家服务团,将“单兵作战”升级为“团队攻坚”,重点围绕“三农”产业项目,开展政策咨询、项目策划、技术服务、智力输送等,助力乡村振兴一线。例如:市教育局坚持智力输送,每年选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城镇优秀教育XX名,赴“两区”(XX县、XX县)受援县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任务;选派市直学校XX名以上优秀教师赴乡村学校开展兼职支教工作,弥补了乡村优质师资不足,有力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智力支持。
(三)注重培训,为基层人才提质增效。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养的连续性、培养对象上区分层次性、培育方法上兼顾多样性,努力培养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的农村复合型人才。一是根据培训主体开展专题培训。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新型农村人才培训。以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畜牧养殖场、农业园区等主体带头人为重点培育对象,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育500亩以上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XX余人、育畜牧养殖场主XX余人、全市农业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XX余人;以开展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活动为载体,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农场主XX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XX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XX人。二是依托农村传统技艺协会开展技术培训。根据本土行业特色、人才特点,组建传统技艺协会,加强本土人才之间的联系,在协会内部建立产、学、研等技术小组,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活动。例如:XX协会基于XX多家会员单位开展行业内部专业技术培训,带动就业XX多人。此外,XX还组织成立电线电缆协会、服装加工协会、纺织业协会等传统技艺协会等。目前,全县已成立各类传统技艺协会X个,X名协会带头人,通过“传、帮、带”,引领周边群众致富。三是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等基地开展专业培训。支持建设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培训和示范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就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农业经营、农村社会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已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XX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XX人。例如:XX县职业中专,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实现农科技示范工程,让农民入眼,以校内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为重点,以专业教师示范项目为平台,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现代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
(四)创新载体,促进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作用发挥。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为契机,围绕实现我市“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着力“三个搭建”,引导人才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汇聚、力量向基层集中。一是搭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平台。着力打造适应于农业农村创新创业需求的众创空间,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市科技局制定印发《XX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XX年度市级“星创天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开展了2018年度市级“星创天地”建设工作,共评审出包括农村创新创业在内的10家市级星创天地,提高了农业创新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同时,开展我市农业科技园区(基地)的培育工作,认定农业科技园区X家,示范基地X家,并给予X万元奖补专项资金,引导科技人才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新突破。二是搭建科技实践平台。组建农业科技人才特色服务团,让技术人才扎根农村,直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市农业局发挥部门优势,专门成立全市农业(畜牧)系统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队,组织X个专家服务组的X名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特别是在特色农业农产品、畜牧养殖业、优质粮食产业、设施农业产业、农村沼气产业等方面,开展技术服务与指导。XX县组织粮食产业技术人员,建立涵盖贫困村的X万亩郑麦X等优质强筋小麦种子生产基地,推进整建制发展,支持企业特别是带贫企业申报“X优麦”国家地理标志,提升X优质强筋小麦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搭建专业技能服务平台。整合全市各级各类专家人才资源,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包村扶贫行动计划、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精准扶贫行动计划、骨干医护人才下基层健康扶贫行动计划、骨干教师下乡支教行动计划、文艺工作者送服务下基层行动计划、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X个计划为载体,开展支农服务活动。XX县业印发《关于开展抓人才、聚智力、促脱贫活动的实施意见》,统筹全县专业技术人才力量,组织开展专家人才系列专项服务活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XX市印发《XX市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双联双扶”活动实施方案》,激发各类人才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五)强化保障,激发人才扎根基层动力。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吸引留住人才的关键。一是管理上规范。下发《专家人才智力支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全市农村实用人才统计调研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网络及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基本情况,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全面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动态管理。二是使用上倾斜。对选派到一线工作实绩突出的人才,优先提拔重用,让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在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评选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X名,推荐省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XX名。我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XX、XXX两位同志,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农牧系统评选表彰一批市级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中,现代农业先进园区X个、“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个、“十佳”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X个、“十佳”示范家庭农场X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X个,营造出了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三是生活上支持。成立“专家服务基层工作站”,在政策咨询、资金支持等方面提供全天候服务,为优秀人才实施创新创业提供稳定的“家”。对于引进的专家人才,在住房政策、工资待遇、子女就学就医等方面给予倾斜,尽最大努力让引进人才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人才服务乡村振兴载体设计 还不够科学,对接基层需求还不够精确。虽然每年市教育 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都依据职能,对县区、乡镇进行相应的指导、培训活动。但是在培训“供需对接”方面不够精准,有时存在“有人唱戏,没人听戏”的情况。比如:是否能及时针对林果种植户提供相应的林果种植技术。
二是职能部门在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工作合力。通过调研发现,各县区、乡镇存在人才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人才工作开展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职能部门对于人才工作职能不清,“各唱各戏”。个别部门对人才工作做什么、怎么做没有头绪,经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导致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缺乏有力抓手。甚至个别职能部门,不重视人才工作,缺少主动作为、积极参与的意识。
三是基层农村在引才、留才服务保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在引才方面有时存在“抓大放小”的情况,眼睛都盯着“大专家”“大项目”,从而忽略了周边的“土专家”“田秀才”和“微创项目”。又或者受到基层配套设施环境制约,引来的人才留不住。因时因地因势引才,加强人才引进后的配套服务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下一步,建议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制度,进一步理顺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工作关系,做好任务分配,相互支持和配合各级各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促进人才工作同分工、同部署、同推进,压实责任,形成“全方位”工作合力。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既要“分”得清,又要“合”得来。市委组织部正在积极筹备《全市人才工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 》,积极引导鼓励相关部门,在挖掘人才信息、引荐人才落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形成合力,多做贡献。
二是精准对接需求,务求工作实效。以满足农村发展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专家人才信息库”,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机制,由乡、村“点单”,市、县“接单”,基层村、农户和相关专家人才进行双向选择,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形成按需“引、选、派、送”,努力做到相关项目与所需人才、技术形成无缝对接的良性互动,真正让农村基层群众享受到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红利。
三是强化担当作为,鼓励奋发有为。以我市开展的“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乡村基础产业、资源优势,搭建切合实际的创业平台,促进人才理论优势与本土农民实践能力相结合,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带动本土人才培育,建立起人才“活水源”,让更多的人才能够在农村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同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乡村人才的基础生活保障,提升人才的农村归属感,着力解除后顾之忧。让愿意留在乡村、振兴乡村的人更安心,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
第2篇: 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报告
按照通知要求,汇报我县2019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工作推进情况
我们先后召开3次县委常委会议、3次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召开2次全县领导干部大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制发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和五年规划,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思路。
(一)产业振兴方面
一是发展特色富民产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全县杂粮种植面积达100万亩,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5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440亩;新(改、扩)建畜禽养殖小区48个;新建标准化示范果园15个。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精深加工转移。巩固和完善1个农产品加工园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现代农业创业基地建设成果。目前园区内标房建设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新增投资额达3.63亿元。
三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组建注册并正常运营土地股份合作社248个,成员总数达11900户,入股土地18万亩。新建农业综合服务超市3家。
四是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助力乡村振兴。已争取项目资金2.6亿元。包括耕地轮作、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十几个项目。
(二)人才振兴方面
一是把“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紧紧抓在手上,突出抓好34个校企、院企项目对接与深度合作。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8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1950万元;引进高科技项目4项,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双创基地入孵科技型小微企业4家,大学与企业新增签约项目3个;正在开展老企业转型升级和对外合资合作项目7个,已完成投资1.06亿元。
二是紧盯已经开展合作的重点项目,积极推动高校与园区、企业实现深度融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秸秆炭化与炭基肥生产”技术,已完成与xxx兴沃生物制新材料有限公司实质性对接。省农科院8名博士正在进行土壤改良、玉米种耐旱机理研究、作物超高产群体创建等实验。
三是加强农村本土人才的培育,优化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按计划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三)文化振兴方面
一是突出文化引领,丰富百姓生活。在全县260个行政村建设“大喇叭”工程,实现县域全覆盖。建设和完善文化广场280个、文化墙6万延长米、农家书屋245个、文化活动室289个。
二是突出以德育人,培育文明民风。开设农村道德讲堂,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学雷锋先进个人、xxx好人等一系列评选活动,评选出道德模范70人,有1万余户家庭被评为“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户”。
(四)生态振兴方面
围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镇村组街(巷)户”同步推进,新硬化村屯路面1200多公里,安装路灯6200多盏,栽植树木500万株,栽植花草60万平方米,建农村饮水工程1227处,建成特色示范村35个、推进村150个。
(五)组织振兴方面
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通过清理退出一批、调整退出一批、选拔进入一批,将8名受过刑事处罚的村干部全部清理;对32名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调整21人;选拔26名选派干部、致富能手担任村书记职务。
二是发展党组织引领乡村产业。新发展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经济实体26个,党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5个。
三是发挥选派干部在乡村一线作用。在向上争取扶持、招商引资、发展“飞地经济”、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促进乡镇财政增收、抓班子带队伍、壮大集体经济、创新社会治理等工作上,今年省市县选派干部共帮助派驻乡村协调项目294个,协调资金1.73亿元。
二、存在问题
“一村一品”产业没有亮点,产业附加值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是指合作社)运行不规范;农村人居环境较差;乡村人才资源匮乏。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新亮点。依托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订单农业,发展商贸物流、杂粮种植加工、蔬菜种植销售、生猪和肉驴养殖加工、生态观光旅游等产业。
(二)稳步构建农业共营制体系,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抓好土地股份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整合涉农资金向土地股份合作社倾斜,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全覆盖,规范达标土地股份合作社150个。
(三)不断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绿色产业,培育观光休闲、农耕体验、健康养生等“美丽经济”。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完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
(四)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持续提升农民农技水平。稳步开展设施农业、果树、农机、畜牧等相关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到2019年底完成职业经理人90名、新型职业农民450名培训培养任务。
第3篇: 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做到“五个坚持”,全力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一)成立工作专班,统筹五大振兴。根据《中共县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成立乡村振兴五个专班抓好工作推进落实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县成立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工作专班,各专班由2-3名县级领导同志任组长,2-3个部门为牵头推进单位。各工作专班对照省、市、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乡村振兴五个专班重点任务清单》部署要求,明确重点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制定落实方案,加强工作调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目前,五个工作专班都召开了调度会议,制定了工作规则,健全了工作机制,确保了乡村“五大振兴”工作有序推进。
(二)坚持农业奠基,推进产业振兴。一是持续壮大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培育“一乡一业”专业镇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196个,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种植板块;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2516家,家庭农场总数达3639家,种植大户总数达406户;全县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37家;95个农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注册涉农类商标108个,罗汉参、青山羊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羊肉汤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香瓜”、“蜜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围绕做大做强“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制定出台《单养千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三年实施意见》、《羊肉汤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同时与江苏省农科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青山羊产业研究院,把肉羊产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二是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观光型农业新业态,建设了方乘田园、君信农业、立源菌业、绿禾庄园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余处;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打造省旅游强乡镇3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1个;21个村被认证为中国“淘宝村”,46个村获评市级电子商务专业村,全县农村电商企业达到356家,今年实现电商交易额305亿元,同比增长9.6%。三是全面推进农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体”土地流转保障措施,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64.84万亩。其中,50亩以上成方连片土地流转面积达23.7万亩,2019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为20.3万亩;今年在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资格认定、股权量化、股权设置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创新机制,农业农村局、中国人民银行支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银农互动”助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积极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有效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
(三)坚持引育并重,推进人才振兴。一是突出人才支撑,壮大乡村人才队伍。组织开展了“技能培训田间课堂”、“新型职业农民”等“短平快”式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致富本领。截至目前,共开展培训26期、6200人/次,为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农民奔康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加大农业农村人才选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学焦爱权教授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县长;目前第四批269名县派第一书记、13名下派村支部书记已对接入驻包帮单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员,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个乡镇,每个乡镇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导,全面掀起返乡创业高潮。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红利”大的优势,在去年成功举办“绿叶对根的深情”——我县游子对话家乡暨全县返乡创业签约活动的基础上,今年举办了“君心归处是吾乡”——第二届返乡创业大会,签约返乡创业项目239个,合同总投资额184亿元。截止目前,共设立在外返乡创业服务站24个,签约项目295个、总投资324亿元,返乡创业人员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529家,带动就业8975人。
(四)坚持铸魂塑形,推进文化振兴。一是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四心”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创新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乡村夜话”、“孝善敬老饺子宴”、“新时代文明实践银行”四个品牌工作,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卫视等媒体相继进行典型报道和刊发评论文章,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目前,全县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2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9处,市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18个,力争今年全县90%的村庄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村。二是丰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基本实现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县502个行政村乡村文体广场、文艺队伍实现全覆盖。建设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村史馆)22个,培育乡土民间文化能人、文化活动带头人1000多人,2019年初全县62个村举办了乡村春晚。
(五)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振兴。一是突出连片打造,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对全县22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每个片区含4-6个村庄)进行重点打造,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80余个,其中A级示范村达到50个,A级示范村覆盖率12.8%;紧紧抓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高标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目前全县已建成新型农村社区55个,合并村庄269个,涉及人口8.2万人,复垦土地约1.8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4万亩。今年正在实施的增减挂钩项目43个,合并村庄196个,涉及人口8.4万人,可复垦土地2.3万亩,节余挂钩指标1.7万亩。同时对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因地制宜打造,聘请了北京绿十字规划公司,进行高标准规划建设,以旧修旧,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以不同风格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二是突出问题导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配建保洁队伍,城乡全天候不间断保洁、生活垃圾随产随清,垃圾日产日清,卫生保洁实现城乡全覆盖。镇驻地已建成污水处理站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成污水处理站18个。全部完成2019年全县4500户改厕任务。三是突出统防统治,大力开展污染源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88%,污水处理利用率达到60%,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0%。大力推进“绿色革命”,完成植树造林5.1万亩,新增省级森林乡镇1个、森林村居4个,全市创建森林城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大力推进水源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三级河长定期开展巡河行动,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一是突出激励保障,促进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对全县502个村党支部进行了评星定级,评定出五星级党支部92个,四星级党支部240个,三星级党支部141个,二星级党支部25个,一星级党支部4个,评选二星级“头雁”书记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37名,参照试用期公务员落实经济待遇,7名二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915元,37名一星级“头雁”书记月增资300元,激发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二是多举并措,持续壮大经营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经营性村集体经济,鼓励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兴业,通过发展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利用招商引资政策、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对接市场需求、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3万元,60个村突破10万元。
第4篇: 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报告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人才为要。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调研组由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教育局、市科学技术局、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组成。通过对XX市、XX县、XX县等县区,进行实地察看、查阅资料、集中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深入了解乡村人才队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为人才振兴推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厘清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引、派、育、用、留”做文章,把优秀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集聚,将人才工作向服务乡村振兴聚焦,着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敢创业、敢带头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积极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截至XX年XX月统计,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XX人,其中生产型XX人,经营型XX人,技能服务型XX人,技能带动型XX人,社会服务型XX人。
(一)树立导向,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集聚。围绕基层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加强党对人才流动工作的领导,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专技人才、返乡创业人士”三支大军,积极引导各级各类人才到基层农村干事创业。一是政策导向引才。不断完善各类优惠招聘政策,通过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考、特岗教师招聘、“三支一扶”招考等,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为乡村教育、卫生、农业等领域注入新鲜血液。近年来,XX制定了《XX市事业单位引进紧缺专业人才实施意见》(XX办〔2018〕7号),加大乡村振兴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XX区制定了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施意见》(XX办〔2018〕14号),对引进或调入基层工作的农业、医疗、企业等高层次人才给予政策支持;XX区制定出台《关于加快人才优先发展的奖励办法》(XX文〔2019〕12号),对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在购房补贴、生活补助、个人所得税优惠、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为优秀人才引进创造有利条件。二是柔性合作引才。XX年10月,市委书记XX亲自带队参加了我省举办的第一届XX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我市有关部门积极与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达成签约意向XX项,通过签约聘请人才合作顾问、特聘专家等形式,柔性引进博士后XX人,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现代农业等多个行业领域,持续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人才智力支持。例如:XX有限公司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XX,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农用无人机的科研、生产、经营、售后和培训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三是乡音乡情引才。搭建“乡音桥”,采取走出去“访”与请进来“谈”等方式,积极向在外乡土人才介绍家乡发展变化和人才引进政策。打好“乡情牌”,年初岁末,利用返乡高峰,通过建立微信群,发送《致在外乡土人才一封信》,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鼓励引导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敞开“直通车”,党员牵线搭桥,深挖周边资源,吸纳本地在外成功人士、乡贤等,通过合法选举、名誉聘请等形式,进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例如:林州市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回归”和“名誉村长”工程,鼓励在外乡土人才返乡创业投资。XX镇XX村邀请在外成功人士XX回村担任支部书记,XX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XX万元。投资300万元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及文化广场,引进林果发展项目有效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致富。又如,XX镇高家台村,邀请外地创业人士,集中打造民宿、画家村写生基地等项目,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目前XX市已建立乡土人才库XX人,选聘“名誉村长”XX名,创建农业生态园XX家,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XX万元,创办各类企业XX家,带动就业XX人。
(二)精准选派,为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牵线搭桥。始终将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管理、技术、智力“三条通道”。一是选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目前全市在岗第一书记XX名(其中市派117名),实现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组织软弱涣散村、深度贫困村全覆盖。同时,市、县两级共选派驻村工作队XX个、工作队员XX人(其中市派XX人),进一步充实帮扶力量,鼓励优秀年轻党政机关人才,扎根服务基层,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派好科技特派员。持续抓好特派员队伍建设,聚焦需求、强化服务,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农业科技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通过送技术上门、现场咨询、集中培训、网络答疑等方式,选派、引导各级各类人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业与技术服务。例如:结合科技特派员“十百千”工程,市科学技术局实行省市县科技特派员三级联动,针对农村农民生产技术瓶颈,创建示范基地,引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等,以点带面,辐射推广,开展技术服务、培训,致力解决农业技术难题,从科学技术层面助力乡村振兴。三是派好专家服务团。持续选派教育、农业、卫生等各类专家服务团,将“单兵作战”升级为“团队攻坚”,重点围绕“三农”产业项目,开展政策咨询、项目策划、技术服务、智力输送等,助力乡村振兴一线。例如:市教育局坚持智力输送,每年选派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城镇优秀教育XX名,赴“两区”(XX县、XX县)受援县开展为期1年的支教任务;选派市直学校XX名以上优秀教师赴乡村学校开展兼职支教工作,弥补了乡村优质师资不足,有力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智力支持。
(三)注重培训,为基层人才提质增效。积极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培养的连续性、培养对象上区分层次性、培育方法上兼顾多样性,努力培养一批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的农村复合型人才。一是根据培训主体开展专题培训。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新型农村人才培训。以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畜牧养殖场、农业园区等主体带头人为重点培育对象,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截止目前,已培育500亩以上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XX余人、育畜牧养殖场主XX余人、全市农业园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XX余人;以开展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建活动为载体,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家庭农场主XX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XX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XX人。二是依托农村传统技艺协会开展技术培训。根据本土行业特色、人才特点,组建传统技艺协会,加强本土人才之间的联系,在协会内部建立产、学、研等技术小组,不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活动。例如:XX协会基于XX多家会员单位开展行业内部专业技术培训,带动就业XX多人。此外,XX还组织成立电线电缆协会、服装加工协会、纺织业协会等传统技艺协会等。目前,全县已成立各类传统技艺协会X个,X名协会带头人,通过“传、帮、带”,引领周边群众致富。三是利用职业技术学校等基地开展专业培训。支持建设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采取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培训和示范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就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农业经营、农村社会管理等内容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已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XX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XX人。例如:XX县职业中专,加强校内外基地建设,实现农科技示范工程,让农民入眼,以校内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为重点,以专业教师示范项目为平台,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化农业,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现代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大户。
第5篇: 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报告
一、培育现状
培育背景。2012年8月农业部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2014年9月六盘水市获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整体推进市”,2016年11月《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和《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出台。
培育总量。2014年以来我市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8万人,其中,获得颁发证书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仅为600人,占总培训人数6%不到。参训人员基本情况。从农业主管部门信息管理平台获取的参训人员基础信息中,仅有1141名参训人员基础信息登记较为完整。从该数据汇总情况看,参训人员以农村中年男性为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一是从性别来看,男性学员702人,占比61.5%。二是从年龄来看,29岁以下218人,占比19.1%;30—39岁311人,占比27.2%;40—49岁406人,占比35.6%,50岁以上206人,占比18.1%。三是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初中学历905人,占比79.3%;小学及以下学历168人,占比14.7%;高中学历58人,占比5.1%;大学及以上学历10人,占比0.9%。培训人员结构:以专业技能型为主。1141名参训人员信息资料显示,参加专业技能型培训的有662人,占比58%。其中:茶叶、蔬菜、果树、饲料草等种植培训286人;牛、羊、鸡、中蜂等养殖培训376人;参加生产经营型培训的有379人,占33.2%;参加社会服务型的有100人,占8.8%。
二、存在问题
(一)体制建设待完善。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六盘水市中心分校(以下简称农广校)作为六盘水市专门针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的公共服务机构,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又承担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职能。“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双重身份,导致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率低,同时影响认定的公正性。
(二)培训模式缺“地气”。目前,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来源主要是聘请贵州大学、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进行授课。授课费用为贵州大学专家500元/节,一天8节课;六盘水本地院校专家500元/天。授课方式以为期半月的理论性集中授课为主,且不为参训学员提供后续跟踪服务。上述培训模式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原来承担培训授课的农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因授课费用与身份问题冲突不能继续承担授课任务,导致农广校被动高薪聘请院校专家进行授课。另一方面,走访的部分农户表示,虽然参加了相关培训,但听不懂培训内容,他们认为,培训应该是在关键季节、重要农时,按照产业需求,开展各种技术入户服务,学员才能真正把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生产中。对六盘水市5个集中连片贫困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培训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愿意参加技能培训的505人中,有158人选择“希望提升农村实用技术”,占比31.3%,这也印证了培训内容“接地气”的重要性。
(三)证书“含金量”低。从扶持力度来看,获取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学员,仅享有申请创业项目的优先申报权和就业优先推荐权,关于《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中涉及的特色产业补助、创业扶持、资源要素的倾斜、税费减免等政策均未落实,而政策不能落实主因之一是政策涉及部门较多,仅靠农广校力量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知名度低,实用性差。参训学员反映,在竞聘岗位时大部分企业并不知晓《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上岗后是否拥有《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也不做为升职加薪的参考依据。
(四)培训经费来源单一。目前,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依靠中央、省级下拨的专项资金开展工作,市县两级没有相应配套资金。如2017年中央和省级下拨的451万元专项资金,市县两级没有配套资金,在资金使用上也未出台使用细则,资金的主要用途只能用于购买培训服务,在工作经费的使用上没有明确规定,造成“有钱难用”的尴尬局面。
(五)缺乏优质培育对象。从多方走访调研情况看,优质培育对象缺乏已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人才振兴战略在六盘水市的实施造成严重影响。第一,走访的部分培训对象反映,村里大量青壮年宁愿外出到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待在农村务农,“种地不如打工”、“农民低人一等”思想已经在农村年轻一代中固化;第二,从农业主管部门信息管理平台获取的1141名参训人员汇总数据看,目前40岁以上学员占53.7%,初中及以下学历学员占94%,培育对象以40岁以上群体为主,存在年龄偏大,教育程度低问题,受年龄和学历因素影响,他们吸收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许多知识难以理解;第三,六盘水市5个集中连片贫困乡(镇)50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培训意愿调查数据显示,贫困户中35岁以上群体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292人,占比99.3%,高中及以上仅占0.7%;从调查对象分年龄段文化层次结构看,16-25岁、26-35岁、35岁以上三个群体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比例分别为30.7%、63.7%、87.1%,青壮劳动力文化层次普遍较低问题凸显。
三、几点建议
(一)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基层党员在乡村人才培育工作中担负起核心和引领作用,通过板凳会、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攻坚政策、乡村振兴政策、实用劳动技能、先进典型事迹和致富经验做法等,宣讲乡村战略中人才的作用,让村民感受到党员的工作魄力和工作实效;二是从新型职业农民中选出典型,发展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人才队伍,带领农民提升技能,脱贫致富。
(二)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政策保障。一是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快修定《六盘水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办法(试行)》,如对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推行以证就业,以证创业,落实创业贷款、资源要素流转、特色产业补助等方面的扶持,引导符合条件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使他们实实在在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大学生农村创业者加入新型职业农民行列。二是完善考核制度,根据《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采取第三方评价机制,从工作落实、工作效果等方面以县为单位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三是分级建立以农业部门专家为中坚力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资库,建立师资考核和薪酬制度,培养技能型、专业型本土师资队伍。
(三)为乡村人才振兴提供资金保障。市、县两级政府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设立政府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金,以基金为支撑,政府牵头,部门协作,助推培育工作开展。
(四)为乡村人才振兴提升培训品质。组建“政府+专家+经营主体负责人”授课团队,一是通过乡镇主管干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对参训农民进行认知改造、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以“扶志”来激发参训人员主观能动性。二是对外聘请专家负责开展集中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各级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前往田间地头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三是通过经营主体负责人授课,拓宽培训覆盖面,特别是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的创业项目或产品从产业链角度提供对接和支持。
(五)为乡村人才振兴储备后备力量。重视农村青壮年教育层次普遍偏低的问题,以加快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建设为抓手,为乡村人才振兴储备后备力量,形成初、中、高级职业农民教育培育体系。初级培育以农广校为主导,通过短期辅导、农闲夜校、田间课堂、远程教育等形式,发挥教学、培训、技术推广等环节的主体作用,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改善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注重实用性;中级培育以本地职业技术类学校为主体,提供较为系统的职业教育,通过一定学时学制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培育具有独立经营能力或专门农业技术的职业农民,突出专业性;高级培育以政府主导,启动六盘水市山地特色农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以示范作用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家乐经营业主为培训对象,打造一支能担当起引领六盘水市乡村人才振兴重任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第6篇: 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是写好这篇“大文章”的关键。xx市以此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真正把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主要做法
xx市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五强创示范”全覆盖和“整县推进”的总抓手,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推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在xx顺利实施。
(一)聚焦最根本的方法,压实党建责任。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好与差,关键在乡镇党委,核心是引导乡镇党委把“主体责任”扛起来、“最大政绩”树起来。一是制定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承诺书,市委书记和乡镇党委书记把本年度要完成的重点工作和需要整改的突出问题,以承诺书的形式,公示出来,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作为年底综合考评的主要依据。二是紧盯乡镇组织委员,这个农村党建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每月坚持召开基层党建重点工作调度会,组织委员汇报本月工作完成情况,对完成不认真、不及时的,当场提出批评,“红红脸、出出汗”,督促组织委员把全部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专注抓、专职抓。三是加大暗访督查力度,组织部成立工作专班,对农村基层党建情况,进行常态化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以督办件的形式通报全市,并要求对照抓好整改,防止一查了之。
(二)聚焦最基本的支撑,加强支部建设。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建强农村党支部,提升组织力,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一是突出优化党组织设置。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突出整治超大党支部,按照党员分布,合理划分党小组,确保每个党组织都运转顺畅,每名党员都管理有效。截至2019年底,xx市共有党员x人,设立基层党委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x个。二是突出特色品牌创建。探索开展基层党建“一镇一品、一村一特”品牌创建活动,引导各地结合实际,进行差异化品牌创建,以乡镇为单位,每个乡镇至少打造1个品牌创建项目,各村(社区)在本镇创建品牌的基础上,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打造特色亮点。通过强化典型引路、推动示范引领,促进农村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提升。三是突出整顿问题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每年按村(社区)党组织数不低于10%的比例倒排,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扎实开展扶贫领域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问题专项治理,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镇一册,一村一表”工作台账,集中力量进行整改,防止“木桶效应”。
(三)聚焦最关键的少数,配强支部书记。xx市在农村党组织书记的选育管用上下功夫,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的带头人队伍。一是精准选配。实施“红色头雁”工程,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加大在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能人中进行选拔的力度,注重把书记培养成能人,把能人培养成书记。大力实施“育苗工程”,全村(社区)市共择优储备培育x名主职和x多名副职后备干部。二是精心培养。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组建以优秀支部书记、党校老师、党务干部、专家学者等为主要师资队伍,精心设计党性教育、“三农”政策、社会治理、基层党建等4个板块课程,进行精准培训,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至少轮训一遍。探索开设“田园微党校”,把农村干部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这一创新做法,得到省级以上媒体杂志多次采访报道,成为xx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又一大亮点。三是精细管理。制定出台我市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重点围绕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落实、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指标进行评定,强化结果运用。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排查村干部涉黑涉恶线索,一个一个“过筛子”,坚决把“村霸”、涉黑涉恶等问题人员挡在门外。
(四)聚焦最主要的职能,联系服务群众。围绕“有求必应、一呼百应”要求,推动“组织强起来、服务优起来、群众乐起来”,提升组织号召力。一是开展上门代办“帮跑腿”活动。将x项便民服务项目纳入村级代办服务范畴,依托便民惠民服务岗,组织有能力的农村党员和村干部,提供代办证照、代缴水电费、代购生产生活资料等服务,全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是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结合无职党员个人实际,进行分类设岗,因岗定责,组织和引导无职党员立足岗位,发挥作用。全市x个村、社区有劳动能力的无职党员共认领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各类志愿服务岗位x余个,实现了“无职变有职、无责变有责、无为变有为”。三是党建引领“树新风”。大力开展优秀基层党组织集中宣传展示,层层选树道德模范、先进标兵,宣传“xx楷模”“xx好人”典型事迹,让新道德、新风尚、新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五)聚焦最突出的问题,夯实基层保障。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础不牢,地动山摇”。xx市坚持力量向基层摆布、资源向基层汇聚、资本向基层下沉,确保农村有资源、有能力发挥作用。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筑牢基层阵地,市财政配套x万元资金,对全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进行扶持,打牢执政根基,发挥好党建“主阵地”作用。提高基层待遇,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今年,比照乡镇副镇长工资水平(x万元)落实村主职干部工资报酬,按照不低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x万元)落实村副职干部待遇,提高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提升“造血”功能。农村党组织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村集体没钱,“化缘”办事。xx市委、市政府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出台意见措施,选派“第一书记”,各地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增加集体收入,把钱袋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存在问题
xx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增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各种资源和要素加速向城市集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
(一)抓基层党建受困于“重显绩、轻潜绩”,导致抓党建的人多,真抓党建的人少。基层党建是“书记工程”,党组织书记书记不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根本无法有效开展。从调研和平时掌握的情况来看,少数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主业意识仍未完全形成,依然认为党建工作务虚,是“潜绩”,抓经济工作和项目建设很容易出成绩,是“显绩”,导致了部分书记把更多心思放在抓大头上,抓党建工作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村支部书记对基层党建抓的不多、研究不够,有少数村支部书记认为党建工作是副书记的事,提到党建工作,马上把副书记推到前面来,自己往后面躲。
(二)抓组织设置受困于“重有形、轻有效”,导致党组织组建的多,真正发挥作用的少。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年涌向城市,导致农村空心化严重,党员队伍老龄化明显。从全市党员统计的情况来看,农村35岁以下青年党员占比仅有20%,60周岁以上的党员占比达到35%。面对新形势,一些地方还依旧按行政区划、隶属关系等传统方式组建和设置党组织,导致部分党员因为路途遥远、年纪偏大,很难参加组织生活。近年来,农村涌现出大量专业协会、合作社、企业等一些新经济和社会组织,很多地方相继推出“企业+支部”、“专业合作组织+支部”、“协会+支部”等模式,提出“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条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从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合作社和协会上建立的党组织不多,即使少数建立,怎么开展活动、怎么发挥党员作用,基本没有成熟经验可循。
(三)抓干部队伍受困于“重数量、轻质量”,导致想当干部的人多,真正能干事的人少。现在村主职干部和副职干部待遇提高了,村干部岗位吸引力增强了。想当干部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有有能力、有水平,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不多。农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优、“青黄不接”问题尤为明显,有一定文化、技能的年轻党员大多外出务工经商,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对这部分人来说还不够强,很多村班子配备只能是“矮子堆里选将军”,每次换届选举都是那几张“熟面孔”。乡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没完全转变过来,还习惯于“吹哨子”、“喊口号”、强迫命令等传统的工作方法,工作中存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本领恐慌”问题日益凸显。部分村干部,自己都穷得叮当响,更别指望他们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少数干部宗旨意识缺失,自己富了,不愿意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甚至以权谋私,把集体资产资源据为己有,结果是“富了一家子、穷了一圈子”。
(四)抓服务群众受困于“重面子、轻里子”,导致工作被动应付多、取得实效的少。过去,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缺少阵地、缺资金、缺支持;现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有没有”的问题解决了,“用没用”的问题又显现出来,普遍存在“重建轻管少用”现象。有的村干部不按时上班,大门紧锁、“铁将军”把门,群众办事找不到干部;有的疏于管理,屋外杂草丛生、屋内垃圾遍地;有的房子建得高大上,功能室设置不合理,把便民服务大厅设在楼上,“便民服务不便民”,资源闲置浪费严重,等等。基层党组织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多,真正取得实效的不多,活动开展普遍存在重过程、轻效果,重形式、轻内容现象,被动应付比较普遍。
(五)抓集体经济受困于“重短期、轻长期”,导致发展成果达标的多、高质量的少。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量显著增长,但是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经营方式简单,发展质量不高的现象,虽然短期达到发展目标,但可持续性不强,后劲不足。部分村级集体经济依靠房屋、土地、山林、水塘等资源出租获取收益,自身经营性收入不多;部分“三无”村,无资源、资产、资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困难重重。农村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匮乏,造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储备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下一步,xx市继续按照基层党建“整县推进”的总体要求,重点在抓规范、抓提升、抓落实上下功夫,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全面压实党建工作责任。一是细化任务,厘清“责任单”。围绕农村基层党建重点工作,市委研究制定镇村两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将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具体化、项目化,职责细化到人、量化到岗,倒逼各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将党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二是严督实考,高举“指挥棒”。坚持日常考核和年底考评并重,成立督导组,对全市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重点督查,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序推进,提高基层党建在年底综合考评中的比重,促使基层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扎实有效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严格问责,用好“杀手锏”。加大约谈提醒力度,市委主要领导每年年初约谈上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排名后3位的乡镇党委书记,进一步压实管党责任、传导工作压力。
(二)充实镇村党建工作力量。在乡镇,积极借鉴浙江省“每个乡镇(街道)基本配齐组织委员、组织员和组织干事,主要精力抓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争取每个乡镇至少配备2名党务工作者,保证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专职抓党建。在农村,探索支部班子+后备干部+“第一书记”共同参与党建工作新模式,每个村(社区)至少择优储备3名以上后备干部,后备干部积极参与农村党建工作;把“第一书记”党组织关系转入所在帮扶村,明确抓好党建是首要责任,帮助指导农村党建工作,形成了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三)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以今年村(社区)“两委”同步换届为契机,创新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全面打造“头雁集群”。一是完善选拔标准。对支部书记进行精准画像,把“综合素质高、带富能力强”作为新时代农村干部选用标准,以发展论英雄,凭实力用干部。对支部班子进行整体规划,列出硬杠杠,班子里要有35周岁以下、懂电脑的年轻干部,以适应现在工作需要。二是拓宽选拔渠道。打破以往城乡、行业、身份、资历等限制,不拘一格选拔村干部,注重从致富大户、外出能人、高校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中吸纳,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三是加强干部管理。制定出台我市村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重点围绕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制度落实、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指标进行评定,并强化结果运用,对不称职不适应的支部书记及时调整下来,坚决防止出现“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增强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高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整合力量。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政策、资金、人员力量,研究制定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土地、电力、税收、信贷以及结对帮扶等政策措施,形成克难攻坚的强大工作合力。二是激活动力。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创办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择优收集一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案例汇编成册,供全市参考。乡镇按照“一村一策”的发展思路,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资源、资产、市场、区位等做文章,探索各自发展路径。三是严格考核。实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标考核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标纳入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作为乡镇、村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增加分值比重,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实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票否决”,集体经济未达到5万元的村取消各种评比表彰的参评资格。
(五)引进农村各类优秀人才。一是引好人才。开辟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xx市委、市政府从住房、医疗、教育、资金支持、收入等方面,制定符合本市的优惠政策和条件,为人才营造最舒适的干事创业环境,建立健全“在外乡贤人才库”,并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形式,定期沟通交流,传递乡音,大力吸引各类优秀的人才在农村创业、兴业。二是育好人才。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和渠道,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市镇两级每年举办培训班,对农村干部进行集中培训;依托各类培养示范基地,对乡村各类人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依托市农广校、市特产技术服务中心、市机电工程学校、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等培训机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用好人才。加大对农村人才扶持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鼓励和支持农村优秀人才创新创业,对农村人才实行“保姆式”服务,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农村人才宣传,对农村实用人才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和广泛宣传,并积极推荐进入村级领导班子,使农村人才在全社会有影响、有地位、有干劲,积极营造人才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情况报告相关文章:
★ 加强廉洁自律情况
★ 保密工作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