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来源:300字 点击: 当前位置:民乐作文网 > 字数作文 > 300字 >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手机阅读

【www.minle.cc - 字数作文】

第一篇、对苏州园林分析与感受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对苏州园林分析与感受

摘要:中国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意境是其美学灵魂。苏州园林在自然景观的运用上,主张因地制宜、相地合宜。造园技艺包括营造建筑、掇山选石、栽植花木、通源理水、辟径铺路几个方面。园林艺术包含丰富的人文感受,同时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实体资料。其代表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苏州园林以虚拟艺术表现一个具体生活世界,其本意是封存身体、放松精神、训练感觉,我们应该将此种意境代入当下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苏州园林意境自然缩景园林本意

1中国园林文化

1.1中式园林特色

中国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形象典雅而精致,中国园林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造园手法,“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与大自然交融的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人文修养。“园”,游息之所也;“林”,树木丛生者。“园林”二字,将山水花木、文化意境、亭台楼阁收容于一体。

中国园林,多运用借景与对景,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游赏的位置进行巧妙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

1.2中国传统文化意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灵魂。意与境乃虚实相生,意胜的“有我之境”注重以我观物、得意忘象,这构成了园林文化的主观色彩;境胜的“无我之境”则为以物观物、畅神怡情,在营造中运用技艺发挥景物。园林中的意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造园者赋予园林景观的诗情画意、名士大雅及民俗风情。游园观景,游人触景生情,这不仅源于景致本身,更与游赏者本身的情致、修养紧密相连。

2苏州园林特色

苏州沉淀了厚重的吴文化底蕴,园林建筑在此间应运而生,形成苏州独有的人文特色。此地既有烟波浩淼的气韵,又有小桥流水的诗意;明丽如春暖花开,空灵似湖光山色。苏州的地灵化生出才俊雅士的人杰,人们在此地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缩景为手法开垦园地,辟造出其独特的古典园林景观。

2.1苏州园林中自然景观的运用

白居易的《草堂记》有言:“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其表现自然美的主旨,主张因地制宜、相地合宜,利用地势特点

第二篇、苏州园林感想二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中国古园林研究实习成果

苏州博物馆感想

姓 名: 丁宏翔

班 级:一二建筑

学 号:指导老师:吉志伟、陶峰

成 绩:

2015/8/25

苏州博物馆感想

在苏州的时间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贝聿铭先生的苏州博物馆。 “希望从中国古代山水书画中寻找园林设计的灵感”,这是贝聿铭先

生对苏州博物馆,这个被称

为自己的“小女儿”的封刀

之作的评价。虽然常年生活

在海外,有着西方教育背景,

但贝聿铭先生的作品中却从

来不缺少中国元素,在继承

和发扬传统精神的方面,苏州博物馆无疑是成功的,它以自己鲜明的空间特征和独树一帜的结构将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塑造出一个立足现代审美的新中式园林空间。

穿过一座由玻璃和不锈钢棚搭建的大门,一个由钢梁和金属百叶构成的入口吸引了来访者的所有目光。通过一个别致的圆形孔洞,人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情调。以借景的手法,设计师将空间的灵性与活力展现给观众,远处的山水园林也成为了联系内外空间的纽带。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

如果说前庭是整个空间乐趣的前奏的话,那么只有在走入室内之后,才会发现整个空间的动人之处。贝先生一改通常的四方形空间,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同时随着层高的递增而变换墙面造型,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的建筑特色。其中,三角形与菱形是主要的

造型元素,灰色的涂料强

调出各个形体的转折,形

成了丰富、充满节奏的空

间效果。同时,由于形体

多变,透过顶窗照射进来

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

妙的光影效果,强调了空

间的戏剧性。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透射出的依然是室外的绿色景观,像极了两幅挂在墙上的画。不难发现,简单的几何形是设计师塑造空间的语言,然而这些现代的设计元素通过穿插与组合,创造出来的却是充满传统味道的空间气质。中庭的吊灯也是独立设计的,将传统中式花灯取其形,再利用方形与菱形的结构将传统精神完美地与现代材料结合而成。

连接东西两大展厅的是有着条状木质百叶屋顶的走廊。东面走廊的尽头是提供休息的场所,其中一棵百年紫藤是贝老先生精心挑选的,其蜿蜒曲折的枝蔓与顶部四方大气的花架形成强烈的对比,阳光透过树叶在纯净的墙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顿时给空间增添了活力与激情。

传统与现代两种审美在此相互碰撞,展现出贝先生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独特见解。

由走廊的尽头转折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庭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贝

老先生一改中国园林

曲径通幽的造园传统,

大胆地利用直线与折

线创造出简洁朴素的

庭院。北侧,几片巨

大的石块、细腻的沙

滩与清澈的池水共同

构成了具有现代意味的园林小品。以墙为纸,以景为墨,像极了著名的“米氏山水”,别有一番趣味。令人感动的是,园中的竹和树都是设计师亲自挑选,每一棵都姿态优美,线条柔和,与建筑形成刚柔相济的美。

在两大展厅的中间,有一处完全以传统设计手法营造的展厅,名为《宋画斋》。整个《宋画斋》被安排在一个半露天的庭院中显得格外抢眼,在与简洁现代的展厅的对比之中彰显出传统空间的独特神韵。因为宋代木结构的古建筑现已存之不多,所以,整个小建筑就可以说是一件巨型展品,以其精到的制做工艺与地道的传统结构向人们展示古典的空间特质。

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情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辅相生,这才是中国传统的空间本质。

苏州博物馆之所以能让人感

受到传统美学的魅力,就是因为设计师很好地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气质,而光影就是让这些景与人们产生互动与共鸣的直接因素。可以这么说,光与影一直是空间设计的第四大造型元素,它能让室内室外环境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的重要意义。而在苏州博物馆,贝老先生再一次让光影成为了空间的主角。

在建筑的中庭,阳光让整个空间充满祥和与大气。可能是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中庭的顶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采光井。阳光肆无忌惮地透过玻璃倾泻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投射角度。所以在不同的时刻,参差错落的墙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有趣且丰富。同样,贝先生在处理小空间时,也一点不吝啬使用光影这一元素。三角形的二坡屋顶全部是由金属百叶和玻璃组成的,为了体现传统园林的特色,所有的金属百叶都被木质的贴面材料所包裹。阳光透过这些条状结构在墙面上形成了连续的光影图案,让原本单调的走廊顿时生机勃勃,饶有趣味。

顶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采光井。阳光让参差错落的墙面呈现出有趣丰富的视觉效果。

在紫藤园,可以说

光线是空间气氛的魔术

师。来过此地的人无不

被投射在白墙上的斑驳

阴影所折服——方形的

第三篇、苏州古建筑园林读后感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苏州古建筑园林读后感

自古就有一句话“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说法。苏州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史上,是中国古典园林式一颗闪耀着东方神韵的明珠,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世界园林艺术中颇享盛名,并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我读了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苏州园林是经过千百年来,前人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遗留下来最宝贵的园林艺术瑰宝。没读这篇文章之前我以为园林只不过有草、有水、有林,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是我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在我的眼中那不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庭院,而是一副活的历史画卷。鲜活的记录了我们的祖先伟大的智慧,和我们不得不佩服的艺术精神。这种艺术显现的是苏州整个建筑风格和精神。 叶圣陶先生在一开头首先总体介绍了园林的美: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默契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讲究的层次。从园林的结构布局不是对称的说明了一下,然后又联系到美术画也是用不对称的表现技法上一一举例说明,表现了不对称的自然之趣。我很敬佩叶圣陶先生把苏州园林表现的栩栩如生,让我对它无限向往。园林强调自然风貌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突出特点,因而造园时就尽可能地避免人工的痕迹花木的互相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表达,都让我感到迷恋。苏州园林讲究完美,这和整个苏州建筑艺术风格精神。他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呈现在世人面前,九曲回转重峦叠嶂的假山画廊一样一样的铺面而来,其中的假山,也讲究“做假为真,以假乱真”呈现给大家。踏上幽深静谧的走廊上仿佛可以听到古人在雨打芭蕉树下伫立在窗前低吟的读书声。有一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境美。花墙是苏州园林艺术大师们为了把苏州园林雕刻的更有层次感,把大自然的花草树木的映衬雕刻在花窗上,栩栩如生,精湛绝美,让苏州园林突然有了点睛之笔,更加融入自然所以叫做花墙。苏州园林园林中以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为著名,被誉为苏州四大古代名园。园中的古代建筑用绘画、书法、诗文等艺术手法将其复杂又有序综合在一起,景中有诗,诗中有画,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晶,造园注重淡雅幽静,造园图景小中见大,内外借景,画中有画,布局自然,秀丽庄重,精巧绝伦,史无前例。 还有园林的修建栽种在提到苏州园林的栽种、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至于花墙、廊子,镂空的图案,大镜子,更是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致富有层次,错落有致。

在我觉得苏州的园林比不上紫禁城的大好河山,也敌不过长安洛阳那富贵花开的繁华,却能寄你一份求之不得的奇缘。如果说,苏州的园林是块美玉,那么那些花花草草假山就是匠人,那些艺术家用他的文笔渗透了姑苏的情怀,化作了一座玲珑的城。看完这篇文章联想到整个苏州古建筑民居突然觉得这不都是来源于大自然的美丽,大自然赋予的美得动态,匠人独具特点的建造,造就了最美的苏州。

第四篇、苏园六记观后感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苏园六记》观后感

江南风光旖旎如景毓秀盛产美女,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美誉。一提江南便会想到不少宫廷剧里皇帝皇子们在苏杭二州游玩嬉戏,然后与佳人相识相知相爱的浪漫故事,其次是小学时代的两篇课文《苏州园林》和《杭州西湖》。前者是电视剧演绎出来的,故事不一定真实,但是通过学习的课文和人们对江南的普遍赞誉,苏杭之美景不由得我们质疑。

虽然我没有去过浙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算是通过道听途说吧),关于苏杭二州的认识也渐渐增加。杭州以西湖丽景为主要代表,苏州便以园林独具风格。二者各具特点,西湖大气而园林隽秀,西湖如作诗词闻政事才色具佳的丽女,园林如琴棋字画绣织锦缎样样精湛待自闺中的秀女。我欣赏西湖碧波鳞荡细柳垂杨的风景美,更佩服园林亭台轩堂设计技艺之精湛。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伴着优美的语句,跟着摄影师的脚步,我们开始了苏州园林之行——《苏园六记》。 苏州的园林大致分为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和私家园林三种。现存的园林,多是私家园林。那一座座私家园林要么是那般厚实阔大,要么是那般精美别致,要么是那般小巧玲珑。还有那环秀山庄的叠山,错落有致的树木花卉无一不体现了造园工匠的技术之高超。

伴着镜头我们进入一座座私家园林,园林景致即可逐渐映进眼帘,园林主人的眷恋自然,隐逸归根的思想气氛扑面而来,以画为景,以景作画,张弛有度,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而意义无穷。有台必有亭,有亭必有桥,有桥必环池水,有水必有柳卉松竹。假山轩堂,松竹柳卉配假山,看亭台,亭台连小桥,小桥通廊进堂楼,一气呵成贯通自如,楼阁与山水亭台松竹等溶为一体,互相映衬相映成趣,让本来貌若疏松的园林建筑揉捏在一起映衬有度,协调同一,尽无雷同,以景映景,以低托高让每一处景观都焕发出独特的神韵。

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蜿蜒曲折、躲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先抑后扬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也是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

苏州的园林充满着文人墨客的气息,那一处处牌楼气势宏伟,骚客们的美妙诗词字迹苍劲有力,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苏州佳人才子之多使得苏州的确成为一个隐逸文化市场,不由感叹古人智慧之无穷。

似乎园林中的每一个庭台、每一座假山,每一摊清池,甚至小到一园林角落里的一棵芭蕉树,都有各自的意韵,不可或缺。古人诗词遗迹历历在目,花卉娇艳欲滴争相竞放,松柏虬枝茂展苍翠挺拔,垂柳拂地,亭台古朴舒朗浑然成术,假山奇形怪状,堂轩大气典雅,湖泊渺弥清澈,溪流蜿蜒曲折如蛇如梭。游鱼戏石,鸳鸯成趣,回廊起伏,水波倒影,游人如织。站亭台,看湖泊,屹假山,坐堂椅,哪一处映进眼帘的不是一幅幅独立成形的笔墨山水?苏州的园林是文人归隐的理想家园,她为我们展现了主人的高超园林艺术和工匠们超群的工艺,怎能不让人赞叹古人的园林建筑艺术之精湛设计之巧妙,不愧为天下园林之典范!叹:“苏州园林甲于江南,江南园林甲于世界!"

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园六记》这部精短的电视剧包括“吴门烟水”,“分水裁山”,“深院幽庭”,“蕉窗听

雨”,“岁月章回”,“风叩门环”六个部分,详尽全面的视频资料让我对苏州有了更深更真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我对苏州的向往,坚定了„„的决心。

第五篇、观后感初二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参观 “中国流动科技馆黑龙江巡展”有感 嘉荫县乌云镇中学 初二二班 刘文婷 今天,我们怀着急切而又激动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边陲小城----嘉荫,参观

中国流动科技馆展览。

首先我们来到一个很小的放映棚里看了一场我从未看过的电影,通过观看影片我了解到

了:在无边无际的银河系中有许许多多的大行星和小行星,而地球则是大行星里很小的一个

成员。那时那地,我才知道人类是如此的渺小,我才真正的体会到“沧海一粟”的感觉。 从电影棚出来,驿动的心还未来得及平息,我就被眼前各式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吸引了,

我忙扯着同学这看看那看看。忽然我被两个铁块深深地吸引了:这两个中心不同的铁块在同

样的坡度下,下降的速度不同,我想这一定是运用了物理知识,作为班里的物理课代表,是

该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于是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其中的原理-----物体的中心。我谈论得头

头是道,大家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连班主任都在旁边冲我笑。 最神奇的要数那台电视机了,只要你带上一副镜子,就会感觉自己真的进入了海底世界

一般,有时小鱼会和你近距离接触,吓得你真想跑。发明这种东西的人实在太高明了,我对

发明者情不自禁地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 之后,我又参观了许多有关声音、电、光和运动的高科技产品,简直太美妙神奇了,它

们展示了人类在于自然交互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让我在参与和体验中得

到启迪,我充分地享受 了探索与发现过程中带来的无限快乐。 参观了“中国流动科技馆”的高科技产品,我始终无法平息内心对科学燃起的激情。这

次参观,我不但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

科技了,科技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目前,中国的科技水平在飞速发展中,作为中国新时

代的初中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向

这些为科学发展贡献出力量的人们学习,如果没有他们的发明创造,我们今天怎么会观看到

这样高科技的产品?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仍然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也要

为祖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怀揣着一个“科学梦”起程吧!相信自己定能成

为未来科技之路上的建树者。 难忘的科技之旅

----------参观科技馆有感 嘉荫县乌云镇中学 初二二班 车莹莹 那里没有长城宏伟壮观,没有苏州园林幽静典雅,没有西湖引人入胜。但它却让我受益

匪浅,它让我扎下了深深地科学之根。 星期二,我们期盼已久的一天终于到了,一大早我们久违的太阳公公就探出头来,迫不

及待的要随我们一起去嘉荫旅行。 早课终于结束了,我们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带领下,有序的上了客车。天气像一个调皮

的顽童,说变就变,但蒙蒙细雨并没有浇灭我们激情燃烧的火焰。一路上我们欢歌,我们笑

语,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中国流动科技馆黑龙江嘉荫巡展大厅。 进入宽敞明亮的大厅,我们首先乘着“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了一番,我第一次那样近

距离的观赏美丽神奇的宇宙,心里甭提有多兴奋了,我完全沉浸在科学的世界里。从“宇宙

飞船”上下来之后,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去体验“小球旅行”,我们一边沉浸在快乐的“旅行”

中,一边探究其中的奥妙。最终我们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其中的原理。那是我最富

有的时刻,因为我收获了科学知识。 不知不觉,三个小时的参观时间过去了,我们恋恋不舍得离开了这个神奇的“游乐场”,

踏上了归途。一路上,我的心情未曾平静,我仍旧沉醉在科学技术的王国里,各式各样的展

品仿佛还在我的眼前晃动。在那里,我领略了星系的伟大,学习了有关物理、数学、人体健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康等方面的知识,观看了机器人小优的精彩表演······真是令我 大开眼界!我一直在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是千真万确的硬道理。

人类的科技如此发达!人类用自己的智慧给这个美丽的世界带来创新与改变。随着社会的不

断进步,科技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我真希望生病在家时,医生可以通过电

子仪器为病人诊断;出行时可以无人驾驶车辆;农民种地可以坐在家里遥控······ 我们的初二三班观后感 七台河市第九小学 三年一班 王旭 在今年这个暑期里,在学校的推荐下,我观看了黑

龙江卫视少儿频道播放的《我们的初二三班》部分片段,由衷喜欢剧中初二三班的孩子们—

—陶桃、胡杨、李约翰、侯王、小婉、赵亮。并由衷感到,这真的是一部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有意义的影视节目。 由全国普法办监制,法制宣传教育影视中心制作的三十集系列短剧

——《我们的初二·三班》,是一部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普法宣传教育片。它以青少年在成

长过程中身边发生的真实法律故事为基础,以艺术表演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绎,教育和引

导青少年提高法制观念,真正做到学法、用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身边遇到的法

律问题,当青少年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知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青

少年的正当权利。

该剧内容丰富,涉及了我国30多部法律法规,是一部实用性强,充满现代气息和时尚色

彩的青少年普法教材。该剧由童星张伊鸣及国家戏曲学院的学生领衔主演。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青

少年的法制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我们的初二三班》它以青少年在成

长过程中身边发生的真实法律故事为基础,以艺术表演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绎,教育和引

导青少年提高法制观念。

教育工作者、社会学者们多年潜心研究,有无数优秀的成果,可一位老教育家的一句话

令人深思:“我们多年对学生们的苦心教育,在一台电视节目、在一部电视剧面前化为乌有!”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法、用法、守法吧!篇三:我们的初二三班观后感 我们的初二三班观后感 我们的初二三班>观后感(一) 七台河市第九小学三年一班王旭 在今年这个暑期里,在学校的推荐下,我观看了黑龙江卫视少儿频道播放的《我们的初

二三班》部分片段,由衷喜欢剧中初二三班的孩子们——陶桃、胡杨、李约翰、侯王、小婉、

赵亮。并由衷感到,这真的是一部对我们非常有帮助、有意义的影视节目。由全国普法办监

制,法制宣传教育影视中心制作的三十集系列短剧——《我们的初二·三班》,是一部以青少

年为主要对象的普法宣传教育片。它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身边发生的真实法律>故事为

基础,以艺术表演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绎,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提高法制观念,真正做到学

法、用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身边遇到的法律问题,当青少年的合法利益受到侵

害时,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知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利。 该剧内容丰富,涉及了我国30多部法律法规,是一部实用性强,充满现代气息和时尚色

彩的青少年普法教材。该剧由童星张伊鸣及国家戏曲学院的学生领衔主演。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青

少年的法制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我们的初二三班》它以青少年在成

长过程中身边发生的真实法律故事为基础,以艺术表演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绎,教育和引

导青少年提高法制观念。 教育工作者、>社会学者们多年潜心研究,有无数优秀的成果,可一位老教育家的一

句话令人深思:我们多年对学生们的苦心教育,在一台电视节目、在一部电视剧面前化为乌

有!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法、用法、守法吧! 我们的初二三班观后感(二) 十几岁的孩子就像刚刚从妈妈怀中挣脱下来的小动物,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外面的事

情太有趣了!而小动物的腿脚还未坚实,羽翼还未丰满,它们如何分辨善恶是非如何抵御外

来侵害如何保护自己稚嫩的身体心灵 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发现,现今全国一半以上的犯罪制造者是未成年的青少年,且不少

手段残忍令人发指!心痛之余我们反思,这些孩子为什么走上犯罪道路我们只能说是成人世

界对未成年人教育的缺失! 实际上,在这方面,教育工作者、社会学者们多年潜心研究,有无数优秀的成果,可一

位老教育家的一句话令人深思:我们多年对学生们的苦心教育,在一台电视节目、在一部电

视剧面前化为乌有! 由全国普法办监制,法制宣传教育影视中心制作的三十集系列短剧——《我们的初二·三

班》,是一部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普法宣传教育片。它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身边发生的真

实法律故事为基础,以艺术表演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绎,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提高法制观念,

真正做到学法、用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身边遇到的法律问题,当青少年的合法

利益受到侵害时,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知晓如何运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正当权利。 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青

少年的法制教育,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我们的初二·三班》它以青少年在

成长过程中身边发生的真实法律故事为基础,以艺术表演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绎,教育和

引导青少年提高法制观念。 我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十几年,虽总在加强情操的培养,但是有时候,仍然很难做一 些性命悠关的大决定。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的这个疑问困扰了古代

无数的哲人。他人的利益重要,还是自己的利益重要为了祖国是不是该牺牲个人的利益革命

先烈用八年抗战,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我们这代人是跨世纪的一代,将来会面对更多的诱惑。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从小就树

立一切为了他人的崇高信念。篇四:观后感 实习生

电影讲述了一个70岁退休老人,人老心不老,没有因自己的年纪而放弃工作享受生活,

每天都不闲着,与时俱进。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家网络销售服装公司招聘高龄实习生的

通告,对此很有兴趣,于是录下面试视频,开始了实习生的生活。面试视频说的话语,言简

意赅,又有一点幽默风趣,将自己推销出去,又给人流下一种想要进一步了解他的空间。其

中一句话让人记忆犹新:“音乐家并不退休,他们心中再无音乐时才收手,我心中仍有音乐,

这点毋庸置疑。”

之后老人扮演着指明灯的作用,在工作上,生活上以其长年累月的气质、行动影响着身

边的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从身边的小事给人一种安全、可靠信任的感

觉。

最能打动我的情节是电影女主人公在酒店向这位老人诉说自己想继续将自己的公司做大,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家庭逼得她要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以及诉说自己喜欢的人出轨心

中委屈,难过,压抑的痛苦流涕,不知该做何选择。为了自己能够挽回那个比自己都了解自

己的人的心,打算放弃能够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这一段我明白为何小锦上次在我面前默默的

流泪,一个人将这些委屈,痛苦默默承受,心里该是有多么酸痛。。。 人生路很长,中间我们不知道会做出何种选择,在迷失的路上会慢慢失去那个比自己都

了解自己的人,我迷失过一次,我不想再次迷失。自己身上还有很多缺点,遇到事情不能着

急,不能老是考虑自己的感受,要理智的对待任何事情,不然因为我的冲动,就会错过今生

最爱的人。篇五:初二年级数学高端学术交流会 观后感 初二年级数学高端学术交流会 观后感 初二(11)班 谭天祎 杜明楠 尹雅莉 今天中午,我们参加了初二数学高端论坛。数学对于我们来说是既爱又恨的。我们喜欢

的是解开数学难题时的愉悦,害怕的是面对难题的无从下笔。数学是有趣的学科,它需要的

不仅仅是逻辑的缜密,还有清晰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它是个综合的学科。学好数学

很重要,这样的一个数学高端论坛无疑是给了我们最好的机会,去了解其他人学习数学的经

验来见贤思齐。

我们坐在台下,杨沛琦,解奥然和许良华三位在数学上很有造诣的同学,尽心竭力的在

台上跟我们交流着学习的技巧。有学习方法的总结,有实用的习题讲解,还有珍贵的学习心

得。这些都让我们有了学习数学的新思路和技巧,也让我们感受到好的学习成绩跟好的学习

方法是很有关联的。

不仅是有关数学的思考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他们所表现的在台上的淡定自若也让人大吃

一惊。他们发挥自如的演讲颇有些老师的风范,让人感觉到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许

这也是能学好数学的一种体现。 主任表扬了解奥然精简的语言以及他的学习方法,赞扬了许良华与台下的互动,和他总结

的在数学考试中的一些丰富经验,“杨沛琦一上台便给人一种大将的风范。”钟主任饱含深情

地说道。并且也相信他们在数学方面必将有很大的成就,亦说了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高端会

谈。同学们也听的慷慨激扬! 今天我们的数学的高端论坛开展的非常成功,三位同学都与我们分享了他们对于数学的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学习心得,我们也听地颇有感触。几位老师以及学部主任都给予这次活动很高评价,同时也

希望我们开展更多以这种形式的呈现的高端交流会。

第六篇、观《BBC八十园林 ——中国和日本》有感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观《BBC八十园林——中国和日本》有感

对于中国和日本的园林,我一直有着一种莫名的喜爱。因而,我特意观看《BBC八十园林——中国和日本》一集,看看西方人眼中的中日园林,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番景致?

《BBC八十园林——中国和日本》这一集主要通过英国人Montry的亲身游览介绍,向我们展现了中日园林的不同风采。他选择了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北京的颐和园,向我们展示出中国私家园林的精巧雅致和皇家园林的庄重华贵,以及在造园手法上的巧夺天工。他还特意前往黄山,与期寻找苏州园林师法自然的真谛。日本园林则介绍了京都的龙源寺、东福寺、茶庭,质朴空灵,尤其是枯山水,极富禅宗之意,其建筑构建、植物配置同样匠心独运。

我认为Montry选择中国园林中的拙政园是极为明智的。如果说苏州是天堂,那么拙政园则是天堂中的天堂。作为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它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拙政园”的命名,具有深刻的含义,该园最初的主人王献臣因仕途不顺,依潘岳《闲居赋》之意,既然笨拙得无以从政为官,还是耕种、捕鱼、饲猪、牧羊,做粗拙者的本分事吧,把那凌云壮志都放到筑陋室、种花草树木的逍遥自在中去吧!因而,“拙政园”一名由此的来。而拙政园大有疏朗旷远、水木明瑟之感,山林隐逸与城市生活合一的味道,完全符合王献臣所说的“拙者之为政也”,充分揭示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文化心态与理想寄托。

拙政园的造园手法师法自然,力求保持自然山水的本色,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那曲径通幽的小道,那潺潺的流水声,那千姿百态的石头......走在其中,人们流连忘返,仿若早已迷失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了。无怪乎Montry感叹道:“That is to let myself go and then lose myself in it.”这种“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指出了艺术的美在于师法自然、诠释自然、赞赏自然、表达自然,是人文精神与物质、内在与外在、灵与欲的契合。它把大自然的山水风景在咫尺之间表现出来, 通过各种物象引起人的联想,让人文精神与自然气息贯通,使人感觉与自然相通,与天相通;同时又用各种意象让人们感悟到或是寄托自己对于精神人格的追求,是“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予以实现。我们可以从拙政园的审美体验中发现,中国古园林的艺术风格是自然的、感性的,它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是建筑

美和自然美的统合;它是山水诗画意境的再表现;它是古人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情趣体验和人格依托;它是“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集大成!

此外,该园功能上宅、住、赏合一。总体布局灵活多变,讲究园林细部的处理,是对自然、雅致、淡泊的不断追求,不仅融合了诗文、绘画、书法、雕刻、盆景、音乐、戏曲为一体的高度完善的古典艺术形态,而且参与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和氛围,其优雅、细腻、抒情、婉约的风格,不仅表达了一种生活格调,还浓缩了极具东方哲学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看到Nontry盛赞拙政园某个庭轩可以观四季之景,原来是这个庭轩四面都开了花窗,春天可有春意盎然,夏天有夏荷飘香,秋天有秋月高照,冬天有冬雪飘飘,我不禁感叹道:若在此地读书、闲聊、品茶、下棋,该是多么惬意啊!这也难怪中国文人对苏州园林的痴迷了,即使人生遇到种种不顺,但在如此美景当中,凡尘浮事,暂且告一段落了吧。

拙政园如此精妙,网师园也不同凡响。

正如Montry对拙政园堆山叠石的书法甚是惊讶,然而到了网师园,他更是赞不绝口,网师园的石头,已不单单是石头那么简单了。你看,千姿百态的石头,“漏、透、瘦、皱”,风姿绰约,本身就是一件件透露着自然气息的艺术品,何况在粉墙黛瓦、绿树清水的掩映下,那是何等的景致啊,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这石头,还是连接天和地的纽带,是云的象征,有着极深的意境美。

不论是拙政园,还是网师园,其植物配置手法都堪称绝妙。其配置主要为自然式孤植、丛植、群植和混植等,着重以观赏为主,以不整形不对称的自然式布局,形成自然山林景观。树木要求“古、奇、雅”,花木则要求“色、香、姿”等。在配置中有画意,形成主景要有山林气氛,层次深远,植物与山、水、建筑密切配合统一考虑,组成优美的景色,如“石山稀少,水面不满,建筑简陋,配置入画”等。植物以自然的配置方式和它的生态习性、色、香、姿特点,与山石、水面、建筑有机结合形成了江南园林的独特风格,因而,植物既是园中造景的素材,又是观赏的主题,各种植物以不同的形体大小和枝叶疏密、色彩变化组成优美的景色,在苏州古典园林中起到“城市山林”的特殊作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植物本身也带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如Montry提到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它们是不惧严寒艰险的象征。

“Chinese gardens inspired by painting.”Montry是如此描述他对苏州园林的认识。没错,苏州园林的每一处景,在绘画中都有迹可循。另我惊讶的是,西方人Monry不仅从中国古典绘画中挖掘出园林的意蕴,还特意跑去黄山,从万壑纵横的裸露花岗岩,再到形态别致的枯枝,再到山溪流水„„看来,苏州园林里的一切,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了。这也给我们学习园林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既然是师法自然,好吧,到大自然中去,准能有一番收获,还有什么比得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

至此,该对影片中所展现出来中国江南园林作一个小结。虽然影片中没有把两园中的所有美景一一收录下来,但是通过选择几个有代表意义的景点,让我们也能从中窥探江南园林的独特之处:轻巧, 纤细,玲珑剔透,总体感觉淡雅,色彩处理较朴素,给人以幽远宁静虚幻空灵的感觉。

江南园林如此,那么北方皇家园林又是一番什么气势呢?

影片中呈现出来的北京颐和园,由于地处中原地区,位高权重,因而显出庄重、典雅、气派、大方、华贵等特点,具体表现为面积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有一定的轴线和对称,建筑呈现出北方风格,整体富丽堂皇,屋角起翘小,屋面琉璃瓦多,木构彩画多,绚丽斑斓。真不愧是皇家风范啊!

颐和园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东边一个个封闭的院落靠走廊连通,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貌;南边的湖泊区,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有巴塔和碉堡式建筑,是典型的喇嘛宇庙风格;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横,是典型的水乡风格。可惜Montry游了一整天,还是没有把它走完。我想,290公顷的大地方,即使是观花走马,花费一天工夫,哪能全部走完呢?在如此短暂时间内,就想把中国皇家园林摸个通透,实在是异想天开,最多也只能浅尝辄止罢了。影片对颐和园的介绍不多,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比苏州园林小巧,颐和园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当我们登上佛香阁纵览颐和园全景时,相信大家都会被这开阔壮大的景象所震撼。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是冬天的颐和园,山、水、建筑、石桥,在烟雾缭绕中,给人一种如入仙境之感,好一幅冬日烟雨图啊!当我们在这座名园漫步,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大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颐和园饱含中国皇家园林恢弘富丽之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

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设计者,完美地应用万寿山和昆明湖,再加之人工轴线的创造,缔造一个完美的人间天堂。颐和园的建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其中万寿山的高耸和昆明湖的广阔形成垂直高差的明显对比。另外,空间的虚实对比、开合对比更是增加园子的趣味性。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造园史上占有显著地位。

至此,该影片对中国园林的介绍也就到此为止了,实际上,我觉得中国园林还有很多典型的例子,例如留园、承德避暑山庄等,也很值得一看。但该影片仅用了半个小时介绍中国园林,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园林不仅仅是外化的物象景观,还有其背后悠久的历史,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文化内涵,若没有这些底蕴,单单是植物和建筑的配置,必然逊色不少。

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影片中日本园林的认识。

看完日本园林的介绍,我不禁为日本那质朴简约的手法讶异。日本园林都是都是小山小水、茅茨草屋、不施粉黛、树多屋少、伏式置石、土桥平桥,且规模较小。日本的宗教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的气氛和形象,在手法上有非常独特的枯山水庭院;而神社园林则以建筑为主,庭前的一片白沙映衬出分外的神圣与神秘。日本园林明明没有什么装饰,却搭配布置得浑然天成,让人都不忍心去打扰这份宁静安详的画面,若徜徉在此,除了安静冥思,再也容不下其他烦恼琐事了。

我觉得日本的枯山水庭院比价独特。所谓枯山水,又称假山水,它是用白沙象征溪流、大川、云雾或是海洋,用石块象征高山、瀑布或是岛屿,是一种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表现了禅宗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微尘含大千,刹那间永恒”的宗教哲学理念。园中植物配置的种类不多,但层次分明、简洁大方、相得益彰,通常以一到两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另选一到两种植物种类作为点缀植物。选材常以不开花的常绿植物为主,强调景观的永恒之美。以叶片的形状和青翠的色彩作为对比,凸显日本枯山水园林的淡雅苍翠、古朴美观、意境深邃。从美学角度来说, 这样一个庭园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 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景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果。

此外,它在有限的空间内追求一种精神纯净和至真的完美意境,表达对于理

想的自然环境的向往之情,将禅宗哲理与景观园林相融合,把抽象和写意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赋予了园林恬淡出世的气氛。这在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还有这么一片与世无争的净土,该是多么难得啊!所以,不得不说,枯山水真是日本园林最具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园林景观!在该影片中也是花了较大篇幅来介绍枯山水,看来Montry真是选对地方了。

我想,日本之所以保存、发展了枯山水庭园,,与他们日生活在四周被海包围的岛屿上是分不开的。大海养育着日本民族,因此人们总想与大海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寓海于石、沙,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给不动之物以动感,用以满足精神上的寄托。

另一个我想讲述的是日本的茶庭。茶庭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园林,其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洗练、简约,并突出其“闹中取静”的山林隐逸气势和平淡恬逸的境界。Montry在到达茶庭之前,走过了一段长长的竹林,最终才看到茶庭,这不正是我们中国常说的室外桃园吗?讲究的茶庭,在内、外露地之间,用碎石和白砂铺成一条干枯的小溪,溪上架桥,增加园林气氛。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朴素无华,富有自然情趣。同时,禅宗对意象思维的激发,使得茶庭所表现的不是丰富的景观和深远的空间等造园技法,而是“禅”的境界。我觉得,能在这样一种禅宗氛围下,细细品茶,是一种享受,是精神上的洗礼和陶冶。

在这里,我不得不敬佩日本。它效仿中国古典园林,但并非是完全的照搬学习,而是恰当地结合自己地理环境、思想文化、物质空间进行再创造,因而日本园林无论在园林类型、造园思想,还是在园林中开展的活动都深深地带有日本文化的特色。这种汲取其他园林艺术之精华,结合本土特色,锐意创新,最终使得自身园林大放异彩之举,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最后,观看完中日园林,根据我的感受,在这里对中日园林作一个比较吧。首先,中国园林装饰华丽,建筑的群体组合,讲究联系和紧凑的布局,表明工艺上的人巧,日本园林则极力尊重自然造化的天巧。其次,在山水方面,中国园林的假山高大、硬朗,水域开阔,人工味较浓,日本园林则无论山水尺度都偏小,一般都用覆盖草皮的土山,而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人工味较淡。第三,在植物方面,中国园林的绿化少且多用高大浓荫的乔木、灌木,而日本则采用大量绿化和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第四,中国园林重于人与自然面

第七篇、古建筑观后感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感想

一、 传统建筑类型

我国传统建筑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

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我国古代中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

其统治的威严,往往大兴土木,营建各种宫室殿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的阿房宫,就已

达到惊人的规模。西汉初年修建的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多数奢

华的宫殿多随着岁月而去,如今保存下来的宫殿实为珍稀。说到宫殿,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故

宫,因为它是当今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整个故宫规模宏

大,极为壮观。故宫中有乾清门,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前

有太和门,两侧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内廷以“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

宫为主,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突出地体现了传统的封建礼制“前朝后寝”的制度。而整个

故宫的设计思想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故宫宏伟壮丽,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我国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目甚多,多集中在江南一代,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苏州地理环境极佳,文化氛围浓厚,山明水秀,物质丰裕,为园

林的塑造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园林内多以假山,花草树木,亭廊楼阁,水池和漏窗为主要景

物,是集绘画、雕刻、山池和园艺于一身的综合体。我国古代能将天地山水与人心才情兼收

并蓄、融于一体的非园林莫属,所以我国古代园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典园林的

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首先,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有人作,宛自

天开”的艺术境界。

二、 传统建筑特征

1、守成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和古代文化差不多是同步发展的,有着极久的历史,极稳定的系统。

而西方建筑变幻不断,风格各异,与中国建筑风格成鲜明的对比。“祖宗之法不可变”,是中

国古人行为的准则。尊重祖宗,恪守祖制的思想。所以后人对先人的建筑不会去做多的改动,

所以从古代到现代,台基,柱子造型依然如故,即使到了现在很多建筑也没有用石代木,这

体现出人们对木材的深情以及对传统的严格恪守。

2、协调 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由于受到儒道佛“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历来主张顺应自

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传统建筑既重自然的山林风水,也重人工的山林风水,让人工的

与自然的谐调,院内的与院外的衔接,造成“天上人间”之境,使人产生“此中有真意,欲

辨已忘言”的心旷神怡之感。 中国传统建筑的第二个特点,更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恰恰与现代人

“回归大自然”的欲望相吻合。可见,重山林风水的传统思想必将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得以发

扬、发展,以创造优美的建筑环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

3、生气

从古代保存下来的来看其建筑多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建筑物(包

括塔、楼)的沉重感显得轻松,让凝固显得欲动。若“大气”产生于理,则“生气”产生于

情。情越浓,艺术性越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艺术性是任何其它民族不能比拟的。而西方

传统建筑的艺术性不在建筑物本身,而在其附着的雕塑或绘画——观赏艺术,无法给建筑物

自身带来生气。

三、传统建筑思想体现

1、礼制思想

在中国,礼制观念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其核心内容就是肯定

社会等级阶层、尊卑、长幼有序的理念。其在建筑上的表现为:以建筑形式来区分人的等级,

例如皇宫,会在地理位置最佳的地方设为皇上的住所,其次再是皇后妃嫔以及王子公主。这

样做是为了达到维护阶级秩序的目的,这在世界上是中国仅有的。我国古代建筑的表现形式

不能随心所欲,要符合礼的要求,故贵贱有别。

2、天人合一

古代传统建筑力求尊法自然,合于天地,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像宫殿会在外城设

置天地日月四坛用来祭天,而且符合乾南坤北,日升月将的顺序。古代民居庭院将人工与自

然融合,在庭院内建有假山水池,种植花草树木,尽量引入自然情趣。

3、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形式、空间布置都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北

京四合院规划布局形成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形成了一个符合人的心理,保

持传统文化和邻里融洽相处的居住环境。徽派建筑则会引水入村,目的是为了方便于人。

四、总结

一座城市的文化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城市建筑的特色,优美杰出的建筑群能以无声的

语言提升城市的品味。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是历史的文化积淀,既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也

展示着民族的文化底蕴。在学习了这门课后我领略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所在,课堂上老

师拓展了书本知识,并结合ppt以及视频等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其建筑的不同风格,看着视频,

宛如身临其境,激发了我们对古代建筑探索的欲望。所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要向世界宣

传我们的建筑文化,要合理积极的保护身边的建筑资源,要按照文物保护法法规来严格保护,

把保护传统建筑文化提高到保护人类环境和人类文化的高度,把保护和利用开发科学结合起

来。中国传统建筑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所以现代建筑师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要很好

地保持传统建筑的精髓,又要按照现代人群生活理念布局设计从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中国

传统建筑文化。 江童 2011014895 旅游管理1101班篇二:《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中国建筑史》简介: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

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

宇、园林、年、民宅„„公元1944年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完成著作《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出版。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

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年、民宅„„。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

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

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

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的记录了下来。 中国古建筑从总体上说是以木结构为主,以砖,

瓦,石为辅发展起来的。从建筑外观上看,每个建筑都有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为屋顶,

下为基座,中间为柱子,门窗和墙面。在柱子之上屋檐之下还有一种由木快纵横穿插,层层

叠叠组合成的构件叫做斗拱。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它既可承托屋檐

和屋内的梁与天花板,有俨然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斗拱这个词在谈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不

提,由于它在历代建筑中的做法极富变化,因而成为古建筑鉴定的最主要依据。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样式可有多种。分别代表着一定的等级;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特点

是前后左右共四个坡面,交出五个脊,又称五脊殿或吴殿。这种屋顶只有帝王宫殿或剌建寺

庙等方能使用;等级次于庑殿顶的是歇山顶,系前后左右四个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个

垂直面,故而交出九个脊,又称九脊殿或汉殿,曹殿,这种屋顶多用在建筑性质较为重要,

体量较大的建筑上;等级再次的屋顶主要有悬山顶(只有前后两个坡面且左右两端挑出山墙

之外)。硬山顶(亦是前后两个坡面但左右两端并不挑出山墙之外)。还有攒尖顶(所有坡面

交出的脊均攒于一点)等等。所有屋顶皆具有优美舒缓的屋面曲线。无论它是源于古人对杉

树枝形还是对其他自然界物质的模仿。这种艺术性的曲线先陡急后缓曲,形成弧面。不仅受

力比直坡面均匀,而且易于屋顶合理的排送雨雪。 从建筑类别上说,中国古建筑包括皇家宫殿,寺庙殿堂,宅居厅室,陵寝墓葬及园林建

筑等。其中宫殿,寺庙,陵墓等都采用相近的建筑形式与总体布局方式即对称齐整,主次分

明。以一条中轴线将个个封闭四合院落贯束起来,表现出封闭严谨含蓄的民族气质或可以说

是地道的儒家风范。唯园林建筑与此迥异,布局自由灵活,变幻无穷,极力追求自然情调。

当是更多地带有道家思想的痕迹。 与西方古建筑相比,中国古建筑在材料的选择上偏爱木材,几前年来一直如此,并以木

构架结构为主。此结构方式,由立柱、 横梁及顺檩等主要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的结点用榫卯相结合,构成了富有弹性的框架。

这种榫卯结合的形式,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社会建筑遗址中已有发现,表明它在距今七千

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中国古代木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井干式,即是以圆木或方木

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这是一种最原始而简单的结构,现在除山区林地之外,已很少见到

了。二是“穿斗式”,是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便于施工,最能抗震,但较难建成大

形殿阁楼台,所以我国南方民居和较小的殿堂楼阁多采用这种形式。三是“抬梁式”(也称为

叠梁式),即在柱上抬梁,梁上安柱(短柱),柱上又抬梁的结构方式。这种结构方式的特点

是可以使建筑物的面阔和进深加大,以满足扩大室内空间的要求,成了大型宫殿、坛庙、寺

观、王府、宅第等豪华壮丽建筑物所采取的主要结构形式。有些建筑物还采用了抬梁与穿斗

相结合的形式,更为灵活多样。 “墙倒屋不塌”这一句中国民间的俗语,充分表达了上述梁柱式结构体系的特点。由于

这种结构主要以柱梁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之用,并不承受上部屋顶的重量,因此墙壁的位置

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并可以随时按需要而改动。正因为墙壁不承重,墙壁上

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而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以开成空窗、敞厅或凉亭。 由于木材建造的梁柱式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的框架,这就使它还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

即抗震性能强。它可以把巨大的震动 能量消失在弹性很强的结点上。这对于多地震的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有许

多建于重灾地震区的木构建筑,上千年来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如像高达67米多的山西应县辽

代木塔,为现存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观音阁高达23米,这两处木构已经

近千年或超过了1000年。后者曾经经历了在附近发生的八级以上的大地震,1976年又受到

唐山大地震的冲击,还安然无恙,充分显示了这一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的优越性。这是中国

古建筑的特点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以它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意,令人赞赏。但是这样

的外形不是任意造成的,而是适应内部结构的性能和实际用途的需要而产生的。如像那些亭

亭如盖,飞檐翘角的大屋顶,即是为了排除雨水、遮阴纳阳的需要,适应内部结构的条件而

形成的。两千多年前的诗人们就曾经以“如翚斯飞”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大屋顶的形式。在建

筑物的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是把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头内倾,让柱脚外侧的“侧

脚”呈现上小下大的形式,还把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使之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

的曲线形式。这些做法既解决了建筑物的稳定功能,又增加了建筑物外形的优美曲线,把实

用与美观恰当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适用与美观的统一佳例。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立面和

屋顶的形式丰富多彩,有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十二角形的、

圆形的、半圆形的、日形的、月形的、桃形的、扇形的、梅花形,圆 形、菱形相套的等等。屋顶的形式有平顶、坡顶、圆拱顶、尖顶等等。坡顶中又分庑殿、

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等种类。还有的把几种不同的屋顶形式组合成复杂曲折、

变化多端的新样式。

建筑的平面布局是决定一座建筑、一组建筑、一群建筑,甚至一个村镇、一个城市形制

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基本上有两种平面布局的方式。一种是庄严雄伟,整齐对

称,一种是曲折变化,灵活多样。举凡帝王的京都、皇宫、坛庙、陵寝,官府的衙署厅堂、

王府、宅第,宗教的寺院、宫观以及祠堂、会馆等等,大都是采取前一种形式。其平面布局

的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

建筑物。这种布局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以北京的寺庙为例,在它的中轴线上最前有影壁或

牌楼,然后是山门,山门以内有前殿、其后为大殿(或称大雄宝殿),再后为后殿及藏经楼等。

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衬的建筑,整齐划一,两相对称,如山门的两边有旁门,大殿的两旁

有配殿,其余殿楼的两旁有廊庑、配殿等等。工匠们运用了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等手法,

衬托出主要建筑的庄严雄伟。这类建筑,不论建筑物的多少、建筑群的大小,一般都采用此

种布局手法。从一门一殿到两进、三进以至九重宫阙,庞大帝京都是这样的规律。这种庄严

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完全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礼敬崇高、庄严肃穆

的需要,所以几千年来一直相传沿袭,并且逐步加以完篇三:古建测绘观后感 古建测绘参观感想

我们刚刚经历了为期一周的古建测绘外出活动,所到之处虽说没出江苏省,但吴江、高

淳、镇江以及江宁哪里的古建也足以让我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其中高淳和吴江的游历尤为印象深刻;先来说说高淳老街吧,我们的车先经过溧阳再到

了高淳,那古朴的的老街与之前的成片成片的蟹湖完全给人不同的感觉。据我所知高淳老街

又名淳溪老街,作为古街可以享誉盛名的,因为它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街之一。 走进高淳老街,一眼望去,有两点首先浮现出来:一是“一”字型的街道(据说全长800

多米);而是建筑整体为砖木结构,造型颇显皖南徽派风格,我们踏过的每一块青砖都是历史

悠久、弥足珍贵的。在这里我们游览了高淳民俗馆、关王庙、乾隆古井等景点,感受到了这

里古老朴实的古建筑风韵。相较于南京,高淳的古建保护得更好,浑然天成:挑檐、斗拱、

镂窗、垛墙等都保存得很完整,几乎没有翻修过的痕迹,没有商业街的喧嚣,实乃一方净土;

走进民俗馆,首先那些砖雕石刻让人眼前一亮,线条十分流畅,刀法相当细腻,神态十分逼

真,不得不说是巧夺天工;其它的展品也从各方面展示了高淳渔业、手工业、音乐等方面的

特点、成就,真是古文化圣地。 另外在归途中我们还看了七桥古民居,那里显得更古朴、宁 静。 之后的三天我们去了位于苏州吴江的同里古镇,这里所展现的古建多为苏州特有的园林

风格,给我的印象很深。同里古镇有九大景点:罗星洲、耕乐堂、古风园、崇本堂、珍珠塔、

松石悟园、陈去病故居、王韶鳌纪念堂和嘉荫堂。我重点游历的是退思园、耕乐堂、崇本堂

和嘉荫堂。我们下了车过了两座桥一条石街便步入了同里古镇。原来连接着古镇的与城镇马

路的只有这些而已。但这里却仿佛与世隔绝,与世无争,就像桃花源一样;大门楼前的商业

街所说有点喧嚣繁华,但那白墙上凸出的暗红木柱,那石街上凸起的灰白石砖,那房檐上凸

出的破旧斗拱无一不在向我们诉说着这座江南水乡古镇悠久的历史。 同里的“老房子”特别多,镇内明清建筑约占全镇建筑的40%以上。砖墙瓦顶,座北朝

南,加以走马楼、砖雕门楼、明瓦窗、过街楼、棚、水阁等,这些建筑中都可以品味同里 古镇历史文化的遗存。以退思园最为出名,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地主豪绅、名门

望族多,屋宇稠密,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至今保存完好的仍有40余处。

古建筑室内装修和门楼均采用极精细的木雕和砖雕,这种独特的建筑装饰品,以纤巧、

古雅见长。砖雕的内容,一般可分为绘画、书法两大类。现存砖雕大部分在旧宅、园林的门

楼、照墙、脊饰等处。

木雕则以“崇本堂”、“嘉荫堂”为最。崇本堂门窗隔扇雕刻极为精工,一套完整的《西

厢记》雕刻,构图活泼,造型生动,“嘉荫堂”房顶梁栋雕刻更为精美,表现了《三国演义》

的许多情节,风格古朴、意境深沉。 同里的古街巷也很有特点,在街道之间,里弄较多,如尤家弄、仓场弄等,这些弄既长

又窄,鱼行街的穿心弄长达300米,仅可容一人行走。 镇内的明清街,全长160米,古街保存着石路面,街旁店铺林立,道口古朴庄重的门楼

上“明清遗风”四个大字更引人注目 抬头就会看到的牌楼其实是仿明建筑,它是同里古镇众多明清建筑的代表;走过三元桥,

我们就进入了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同里古镇区;同里古镇在我看来最大的布局特点是:市河如

网,小巧遍布,街市民居依水而成。同时也有不少深宅大院和园林古迹,这是它与众不同的

地方,毕竟城隍庙,夫子 庙已无居民,完全被开发成了商业帝国,其古建的价值也随之不断下降;话说回来这也

是老师选择明智之处;之后我又去了著名的退思园,它自西向东构筑了左宅,中庭,,右园的

新颖格式。“宅分内外,外有三进”,乃是轿厅,茶厅和正厅。就像古代门楼(广亮大门,金

柱大门,如意门等)分等级一样,这外宅三厅也有高低贵贱,轿厅最低,茶厅居中,正厅最

高,一般像红白喜事,祭祖典礼或是贵宾来访,主人都会敞开正厅大门以示隆重。走进内宅,

有两部楼梯,据说是为了主仆分开;中间的大门内木外砖,能防火防盗,一举多得;接下来

是中庭,俗话说“宅之尾,园之序”,这是对中庭的描述,除了岁寒居及周边的广玉兰,中庭

与石园的月洞门把我们带入“九曲回廊”,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别有一番风韵。退思园别看

不大,但园内亭台楼阁、廊桥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建筑尺度相对适中,小品布置合理,

朴实无华,园以池为中心,故又称:“贴水园”。这样的古迹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不得不提位于镇中的崇本堂,占地不足一亩,沿中轴线向北发展。共有五进(门厅、正

厅、前楼、后楼、下房),建筑前低后高,其价值在于通风和采光。我还看到了厅楼之间的封

火山墙和天井,可以备泄水防火之用。崇本堂有三进门楼,刻有“崇德思本”、“敬候遗范”、

“商贤遗泽”。里边还有大量的木雕,各有不同寓意,玩味十足。 参观之余我们也结伴去买工艺品,穿过不少小桥,最有名的是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

还有其它40多座桥,真是不负桥多的盛名。最后还看了嘉荫楼,其实这里还有好多好多古建

值得欣赏,最后一天我们还乘车游览了吴江周边,不过同里古镇的美好还是让人难忘啊。 这次的古建测绘参观活动燃文大饱眼福、受益匪浅,我们欣赏了许多,学习了许多,也

为今后的古建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篇四:古建筑作业观后感 西北大学古代建筑文化期中作业 篇五:古建筑改造感想 古建筑改造感想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的大多数古建筑已经没有能力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大部

分的古建筑处于没有人居住的情况。古建筑改造不能破坏古建筑原有的结构,并且要加入现

代的元素让古建筑变成宜居的建筑。 对于古建改造我们可以看看别人是什么改造的。 设计:众建筑

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 面积:60平方米

建成时间:2014年

第八篇、游宏村观后感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游宏村有感

为了放松心情,这个暑假爸妈决定带着我去黄山的黟县旅游。经过了好几个小时的行驶,

终于来到了黄山黟县——一个如水墨画一样的古村落。驶在黟县的田园小径上,路的两旁都

是清一色的青瓦百墙,墙上爬满了爬山虎。 这次我们参观了黟县里的一个村落,名为“宏村”。刚到宏村门口,一块大石头便进入了

我的眼帘。这块石头上写着“宏村”二字,有许多人拍照留恋。进入了宏村,展现在我的眼

前一片宽阔的湖,湖的对岸是一片房屋。在湖的中央,有一座小拱桥,拱桥的两旁是碧绿的

荷叶和含苞待放的花苞。这时,我听见了“嘎嘎”的叫声,原来是一群鸭子从桥边游过,它

们的身后留下了一条波光粼粼的水路。 走过了这座小桥,就进入了如同迷宫一样的村庄。路的旁边有这一条小小的水渠,住在

村庄里的人们便用这些活水来洗衣服、洗菜。这些水渠蜿蜒的连在一起,又同时流向前面的

那个大湖。深入这个村庄,中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湖,名为月沼,是因为这个湖像一个半月一

样。月沼里生活着许多不过拇指长的小鱼苗。 宏村,拥有这大自然的绿,是大自然的完美杰作,或许这就是宏村的魅力所在。人在如

此之美的村庄,便像在大地上找到了天堂,找到了幸福所在。我爱宏村!篇二:游宏村心得 游宏村心得

今年暑假短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没出过浙江的

我对此感到非常新鲜。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安徽这个古老的村庄吸引游客的独特之处,

来到安徽的三日里,我们尽情的享受着自然和前人给我们带来的这种艺术的气息。感受这黑

瓦白墙、小桥流水。其中,最后一日的宏村一游最是让我感慨。 宏村带给我们另一种不同于城市喧嚣的感觉,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

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感叹皖南的灵动和秀丽,这样清澈的水在城市实不多见。 宏村民居令人特别印象深刻,她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物,是徽州古建筑重要

组成部分,因而无论以形式、特征、特点、意识都离不开这个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先说

他的自然环境:徽州地处安徽南端,北有黄山,南有天目,新安江青弋江的源头都在境内,

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再说她的社会环境,远在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就影

响到了新安,南宋时期这里已融入中原文化为盛期。特别是南宋期间由于帝都南迁临安,这

样的社会背景造就了民居的文化内涵。她在建筑学家的眼中是件无暇的建筑珍品,在历史学

家的眼中是无法估值的文物瑰宝,在美术学家眼中是一幅诗魂画境的艺术杰作。民居与青山

绿水辉映一体,古树从中粉墙黛瓦淡雅清新,一眼望去仍是幅静态雅致的图画。统一中的变

化,厚实稳重的高墙和瓦檐,神秘莫测的卷门和漏窗,都给观者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宏

村民居深宅高墙,屋内采光仅靠一方天井,厅堂半明半昏,而房间即使暗黑,从黑房到厅堂

是一个从压抑到舒畅的过程。 在一旁导游解说下,我了解到宏村不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同时地处新安江源

头,群山环抱,自然风光十分优美。在宏村方圆不到十公里之内已开发旅游景区——木坑竹

海、塔川秋色和正待开发的奇墅湖水上乐园、协里风光、羊栈岭古道、新安江源头生态游等

众多山水田园风光,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我们参观了整个宏村。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

村中的小溪则有牛肠。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

第一是为消防,第二是为方便 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

的月沼。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写菜,美术院校的同学写

生。这个情景小时候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

特别的是承志堂。其实就是一个地主的家,里面 建筑非凡,墙上金字皆黄金化粉而作,让我

们感叹一番,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的,完全不在意似火的骄阳。

我认为社会实践教学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重大的。学校安排这次考察是为了锻炼我们: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三、锻

炼自己的表现技法,加强对速写的掌握能力;四、增加班级集体荣誉感。总而言之,正因为

艺术离不开生活,我们从生活中表现出艺术,才是真正平凡中的不平凡美。我非常喜欢这次

宏村之旅,使我受益匪浅。 课后的写生使我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

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

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

的的去做一件事,几像老师说的那样,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

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虽然考察结束了,我们回到了学校,但不一

样的是我们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没一件事情都有了

新的认识。篇三:西递、宏村社会实践感想 探访古建筑,领略文化精髓 ——安徽宏村、西递古建筑调研有感

一、知识收获

酷暑夏日,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着。 暑假伊始,我们建筑学的若干同学组成了社会实践小组,一行来到安徽古黟县的宏村,

开展了“保护安徽宏村、西递古建筑调研”活动。围绕着古建筑调研这个课题,我们运用所

学的专业知识和各种体验方式对宏村和西递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 安徽宏村古建筑,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体现着东方民族独特的智慧和美学面貌,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

已近千年历史,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乡村”之

美称。西递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

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

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之前,我们已经前往江苏苏州见识了很多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建筑——苏州园林。同

为私人住宅,但有着明显的区别。较私家园林而言,宏村与西递的古建筑是民居建筑群,规

模多小,而非独门独户的大院,这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文化氛围,小桥流水均释怀于围

墙之外,没有园林刻意为之的拘谨,一桥一水都是村庄之画中的自然笔墨。也正是基于建筑

群的特性,村落都有着独特的布局。 山因水青,水因山活,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

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

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

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

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条件,依势而成的

布局便像唇齿存在般合理、自然。这是我们今后在场地环境设计学习中的一个活教例。 西递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都体

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而这些赋予宅院光芒的雕梁画栋都是依靠于当 地的“三雕”——竹雕、木雕和石雕。这也正是我们建筑设计者所要学习之处,结合当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地的特色工艺和材料设计的建筑才是根植于当地的本土文化的无声语言。 这次实践调研过程中,学会利用已学专业知识对不同的建筑进行比较鉴别是最大的收获。

“为何如此?”和“为何非彼?”是带动我思考的动力。找出其中的答案便是巨大的快乐和

收获。“因地制宜”这个在教科书中老生常谈的词,只有在这次调研中经过对两个村庄的观察

和欣赏才算是有了深切体悟。做建筑不是搭盒子,而是为当地文化添砖加瓦。只有体现当地

文化的建筑才是真正的“设计”!

二、实践过程

实践调研中,为了更多地获取相关建筑的信息、更深入了解古建筑的“肢体语言”,我们

小组的成员都采取了各种有效方式。 基于我们之前搜集的相关知识,我们又走访了若干村民,有些热情的村民向我们详细介

绍了他们引以为豪的祖宅的历史,从一块花雕砖的来历到厅堂的木构架构成,让我们对其的

了解更加生动感性。得空之际,我们跟随游人的导游观赏了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从人文故事

到砖墙栋瓦的组合,我们的认识也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被动接受他人的口头信息,我们小组的组员都利用我们的专业绘画能力,对古建筑

进行了如痴如醉的写生。仅仅肉眼欣赏眼前的建筑或是纸面上的写真集或是相机上的定格画

面都不足以表达我们对它们的美感的理解。手上的画笔是我们对这次调研之行的记录,也是

对古建筑美丽肢体的再现。即使笔触略显笨拙,也不妨碍我们的激情。这样的学习,带给我

们的是深植于记忆的知识,感性的认知总是这样深入人心。石壁上的飞禽走兽和门框上的诗

词对联都是历历在目。

在较为全面的调研之后,我们制作了一张“安徽宏村古建筑分类调查表”,针对宏村古建

筑做了总结。为了将调研结果发挥一定的实际作用,我们拟写了一份“保护安徽宏村古建筑”

倡议书,在当地进行了古建筑知识和保护工作的宣传,得到了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的大力支

持。倡议书也是由我执笔书写的,这让我第一次有了“学以致用”的兴奋和满足,不管我在

小组中的工作贡献是大是小,用我的力量多少为社会做了些许事情,这是对自己的肯定和鼓

励。

在走访时,我注意到一种现象:村中除留守经营旅游商品的年轻人外,绝大多数是老年

人在守着古宅。这让我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堪忧。现在我们仍在欣赏和赞美这些古建筑,

其实是因为它们还留存着原汁原味的人文气息。试想,若是一副人去房 空的景象,古建筑还有何吸引力和继续留存下去的希望?个人认为,这种境况只有依靠

当地的发展来改善,只有提供更多让年轻人留下来的理由,才能让古村落继续焕发活力。

三、心灵实践

此次实践中,除了专业知识的扩充收获外,那些实践生活中的点滴更是让我刻骨铭心。 艰苦的住宿条件刚开始让我反感和难以适应,饮食也是让我大失所望。但是我最终还是

调试好心态,克服了种种不适,甚至将之后的实践生活当做了一种享受和乐趣。炎热的天气

也没能阻挡我写生的步伐,现在试着在“不适”中寻找和欣赏美景已经成了我的一种能力。

种种生活困难中与同学的互帮互助和互相鼓励教会了我真正的“合作”。走访和调研过程中,

与不同的人物沟通、交朋友又是另一个巨大的收获。 走出校门,面对的就是现实,有困难阻碍着我,也会有朋友欢迎着我。学着苦中作乐,

学着适应,都是这次实践教会我的简单却深刻的人生哲理。篇四: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安徽宏村西递旅游心得 我是从学校出发,前往安徽宏村的旅行,终于在10个多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安徽宏村,

我们在导游的组织下一起去观光了宏村,南湖。 首先导游向我们介绍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 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

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

向湖面水中。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

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 丽。之后我们从小桥上进入宏

村,导游小姐向我们介绍说:宏村自古口碑称为“牛形村”。全村以耸峙高昂的雷岗山如“牛

头”,苍郁青翠的古树如“牛角”,村里高低错落的房舍为“牛身”,碧波荡漾的塘湖为“牛胃”

和“牛肚”,穿堂绕屋,九曲十弯的人工水圳为“牛肠”,当时村边有四座木桥为“牛腿”。四

苏州园林记录片观后感

环青山黛峰。稻田相连,整个村落就像一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来到村北头,沿着水圳往回走,只见那九曲十湾的水圳如同一条轻柔的银带在村中“缓

缓飘动”。沿路处处可见一池碧水中楼台涟漪,形成了家通水渠,户有水池,巷穿水圳,村有

月沼的水上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村中 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

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

浓烈得让人心醉。导游带我们穿梭于宏村狭窄的石板小道,参观月沼,承志堂等地,不得不

说宏村给人一种宁静淡雅的气质,在这里能让一颗嘈杂的心变得宁静。 第二天我们早早的起床一起吃饭之后乘车去了西递,到那之后发现小巷子里面都是画画

的学生,成了另一条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在西递呆了一天,拍照,画画,22号又去了南屏。

我感觉宏村和西递很像,不知以前宏村和西递谁当年更加兴旺,都有雕梁刻窗、莲门斗拱,

洋溢着徽商的富贵,只是西递更加厚重,宏村更加写意,首尾衔湖,水系纵横,随时随地,

都有轻盈淡然的感觉。

总觉得西递的大路小巷更有规则,易于亲近,而且西递的水道稀疏,不象南屏关路水道

纵横,整个村落流于安闲,角角落落都有写生的学生,手里的画笔飞 速摆动,却丝毫影响不了环境的宁静,整个村庄都似这般,动静之宜,别有一番风味。 西递的建筑大多大同小异,高门窄户,内部架空,梁檐具深,不论何时走进都有一种庄

严肃穆的感觉,虽然有四方的天井用于采光,但是阴影下常常静坐着一个老人,面无波澜地

看着过往的游人,惶惶忽忽就生出隔世的感觉。 西递的祠堂多,楹联便多,这里的对联脱离了附庸作雅的范畴,多为祖上经验之谈,为

人之道,为商之道,为官之道,班驳的红漆见证着当年胡家的辉煌。无论为商为官,先重家

教,守道方能立世。西递楹联是一件取有趣的见闻。据考证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是我国独有

的一种艺术形式。特别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极力提倡下,发展迅速。到清代相当普及。并成了

一种时尚和身份的标志。西递楹联我们看到古楹联一般挂在厅堂左右和厅堂两侧对应的园柱

上,全部是优质木料刻制。楹联内容大都是以理学思想为主导,有表明对生活态度的,例如

“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对人生的理念,有写景、言志、抒情的雅趣。例如:

“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也有对治家、处世、诚实的告白,例如:“读书好营

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又例如:“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等

等都是灵活、鲜明、雅俗共赏。这些楹联吸引了许多游客,字体秀丽,风格迥异,其丰富的

文化内涵给人们启迪,精美的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 说到南屏,我们看到了很多祠堂之类的,有一个说是当年拍《菊豆》的地方,墙上有很

多《菊豆》的相片,还有从前染布织布的工具,让我觉得很有趣。其实感觉南屏比宏村要小

一些,不过自然风光倒是不错,自由走动的时候逛到了一片树林,郁郁葱葱一片绿色在阳光

下甚是好看。

在之后的几天我们依次去了关路,打鼓岭,木坑竹海。 关于关路的连体民居,我觉得很有趣,这个不大的村落里书屋之多出人意表,印象最深

的是临溪书屋,问渠书屋,还有那间著名的“吾爱吾庐”,我不知汪家是什么样的一个家族,

然而既然重习儒,经商必然与人无缺,为长久之道。徽商几乎都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是为

儒商,所以在明清开辟了他们的江南盛世,而后那些盐商大族,多是徽商后代。路是一个过

于安静,文化趋于淡薄的村落。 说到打鼓岭,可以说这是我们玩的最开心也是最累的一天。山峦重叠、涧流飞泻、林木

繁茂,生态绝佳。分布有大小六处飞瀑,四处深潭,瀑布最高的落差达30余米,低的也有

10余米。瀑布从莽莽丛林和群峰间飞来,犹如一道道白练,在悬崖峭壁间飞珠溅玉,蒸云腾

雾,美不胜收;在山崖间三番冲折,泻入深潭。好似少女粉颊上的一缕刘海,秀丽拘谨,又

似壮士悬鼓抡槌,豪情万丈。打鼓岭与打鼓村之间,至今还保留成片的珍稀阔叶林,其中不

乏桂皮、石楠、粗榧、南方铁杉、天竺、巨紫荆、兰果树等名贵树种。于是,阔叶林广了,

不知名儿的飞禽走兽也多了;打鼓瀑宽了,打鼓潭深了,那叮叮咚咚的千锣万鼓,也敲得更

明朗,更有信心了。

从踏入竹海景区的那刻,眼睛见到之处都是绿:深绿、翠绿、墨绿......恍如走在电影

的场景中,淡漠了人世浮华。在这里我们爬的很累很累,石阶陡峭.笔直上去的.爬到一定高

度.往下看,让人眩晕。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且前往游玩的游客不多,非常地安静,虽然

没有太大的趣味性,但让人心旷神怡。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还可见到类似于黄山云海般

的景致。卧虎藏龙中的周润发和章子怡在竹子上打斗的场面据说是来自这里.我想还是很喜欢

竹海的宁静和安逸的。

从来这里我就发现这里的人都起得很早,老人喜欢在自家门前安静的坐着,劳动的人挑

着担子往田地里走,田地里的农民在劳作,还有水牛,马拉着车,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简单

又劳累的生活,但没有半句怨言。这里就像世外桃源,他们不像城里的人拥有过多的欲望,

他们不像城里的人喜欢抱怨,相反,虽然生活条件很朴素,但我也能看到从他们脸上洋溢着

的幸福。有一天下午,我和同学遇到一个老人,他毫无保留地给我们讲了宏村的历史,偶的

时候,他说得很激动,就像他也生活在那个年代。看到这些人,我反思我们自己,现在我们

的生活反方式,是我们自己喜欢的吗?我们的生活条件比他们好,但平时除了学习就是上网, 作业多了还整天抱怨,事情总是一拖再拖,我们的心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少停下脚

步好好的感受生活。

在宏村这几天,我们闲暇时就去购物游玩之类的,无时无地不感受到“三雕”艺术的魅

力。在这些独具特色的古民居上,砖雕、木雕、石雕随处可见,把融砖、木、石雕为一体,

与木柱梁结构进行巧妙的综合运用。形成了一种技艺独特、气韵生动自成一体的建筑雕刻艺

术风格。其造型和图雕表现出徽商大贾骄奢浪漫的心态和儒雅恬淡的情趣,又通过栩栩如生

和山川风物,历史故事的雕饰,寄寓着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希翼。“三雕艺术”是中国古代劳

动人民的结晶,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 我很喜欢宏村这里古旧的带有历史痕迹的建筑,在儿时住过中式厅堂,住起来固然没有今

天的单元小区舒适、方便,但每次看到老屋,却总是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因为从中我不仅

看到了前辈们的身影,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历史绵延的过程。对我来说,宏村就是一个适于怀旧

的地方,过去时代的那种精致、细腻的闲雅生活,消融在这些粉墙青瓦与亭阁水榭之间,虽然已

不是那么真切,却仍然散发着一股朦胧、唯美的诱人气息,荡人心扉,让人迷醉。篇五:宏村建

设有感

宏村建设有感

摘要:宏村展现给城市人的是优美自然的环境。其水圳的设计从整体、从长远规划,并

且遵循自然。其建筑青瓦、白墙、小窗棂,很具特色,且更具人文气息。现代建设多吸取宏

村建设的优点使我们居住的环境更具人文气息、更贴近自然,更有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

环境清幽怡人水圳设计巧妙建筑更具人文精神遵循自然美观实用 地处城市每天望尽的是穿梭的汽车和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及急步行走的人和红黄蓝交替

的路灯。在这里每天听着的是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和各种喇叭的鸣笛。在这里头顶着灰蓝色天

的同时又享受着它的便利和繁华的现代生活。这一切和“水墨乡村”之称的宏村相比简直是

两个世界。宏村,青山绿水环绕,溪水缓缓由水圳穿过幽幽的古弄,斑驳的粉墙,和独具匠

心的古院落,环境清幽、怡人。人完全生活在自然的怀抱里。历时二十天安徽黄山市黟县的

宏村写生,不仅被宏村自然景观感动,而且对其独特的水圳设计、建筑特点及人文景观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宏村归来,感触颇多,择其点滴,现录于此,以供参考。 宏村其实已是很发达的地方,旅游配套很到位,生活需要一应俱全,这是宏村外围的环

本文来源:https://www.minle.cc/zishu/931803.html

300字推荐文章

300字热门文章